一個盛裝打扮的小菇涼闖進了跳舞的巡游隊伍中,和巡游人一起舞動起來。
在巡游的獅隊里,兩個小朋友用自制的小獅子跟在巡游隊伍中,獅頭舞的有模有樣,獅尾的小男孩則是一臉呆萌。
廟會是這里的傳統,也是在這里已經長大或正在長大的那群人的昨天和今天。
展現“蠔”情、表達“獅”意、還原漁農生活……今年的巡游,西鄉街道25支社區風情隊第一次整齊亮相。
漁女隊伍
風情隊伍中,有一支特殊的巡游隊伍——退役軍人代表隊。
飄色絕對是巡游隊伍中的重頭戲,也是嶺南人童年里興奮又好奇的回憶。今年的飄色隊巡游分別展示了“觀音送子”、“紅衣女俠”、“康熙王朝”、“步步高”、“蓮花仙子”、“哪吒”等故事形象,現場非常熱鬧,民俗氣息濃厚。
從萬利廣場到北帝古廟,從真理街到巡撫街,穿著盛裝的人們全副鑾駕,舉旗牌、鳴大鑼、執大刀、托香爐、抬著北帝神像隆重巡游。
在這深圳規模最大的傳統廟會之一和隆重熱鬧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中,周邊居民與游客也都聞聲趕來,在禮炮聲響后跟隨著隊伍體會純正的寶安民俗與嶺南文化。
西鄉老街萬人空巷。
據悉,今年的“三月三”北帝廟會將持續7天,除了北帝出位、歌舞風情匯景大巡游、千歲大盆菜宴、木偶戲、粵劇等精彩絕倫的民俗大戲例牌菜之外,西鄉街道還創新推出了寶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詩經》情景劇表演、漢服秀、經典歌曲聯唱、千人合唱快閃等文化大餐。還推出原創“學習強國”木偶快板劇,打造“學習強國”學習娃-王學習,使古建筑、古技藝的文化內涵傳下去。
西鄉北帝古廟“三月三”廟會距今有500多年歷史,是西鄉街道獨特、群眾參與最廣、影響深遠且延續多年的民俗文化活動,項目已入選寶安區和深圳市的區級、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記者/圖文】何俊
【通訊員】都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