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東新聞5月14日電(記者 鄭小紅)深圳大學14日稱,據科睿唯安公司5月13日ESI最新數據,全球共有7108個科研機構上榜,深圳大學國際排名707,比3月上升63名;國內高校排名49(比3月上升3名,首次進入全國前50名),廣東高校排名第3(與3月相同),僅次于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該校工程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物理、社會科學總論、環境科學/生態學是入選ESI前1%的9個學科。其中,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3個學科入選ESI前千分之三;化學、臨床醫學入選前千分之五。
相較于3月的數據,入選ESI前1%的學科國際排名基本有上升,上升明顯的學科主要有:社會科學總論(上升175名)、臨床醫學(上升156名)、環境科學/生態學(上升83名)、化學(上升76名)。
本次入選ESI前1%的9個學科內地高校排名為:工程學(50)、臨床醫學(59)、材料科學(43)、生物學與生物化學(53)、計算機科學(22)、化學(66)、物理(25)、社會科學總論(43)、環境科學/生態學(71)。
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學術信息出版機構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ESI收錄12000多種學術期刊上發表的SCIE和SSCI近十年發表的論文和被引數據,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已經被全球普遍認可。ESI排名是按被引次數排序,ESI指標用來評價一所高校(或機構)的科研水平,甚至通過ESI高被引作者來預測諾貝爾獲獎者。中國高校雙一流建設也普遍把ESI進入全球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學科數作為建設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