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療救助為順利完成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解決了困難群眾看病就醫的老大難問題。目前,如何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仍是廣受社會關注的問題。近日,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
在27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錦湯介紹,去年廣東全省共支出8.53億元用于幫助困難群眾參加基本醫保,涉及困難群眾404.63萬人,困難群眾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全部由醫療救助資金承擔,困難群眾個人無需繳費即可享受待遇。
同時,適當提高困難群眾的醫保待遇,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報銷后,按不低于80%的比例進行再次報銷,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就醫費用負擔。去年全省共支出25.94億元用于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救助,救助困難群眾達457.82萬人次。
“下一步,我們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崩铄\湯表示,廣東將進一步鞏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待遇保障水平,落實落細各項醫療保障政策,綜合發揮好三重制度減負功能,有效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費用負擔;進一步做好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合理確定救助范圍和標準,精準實施分類救助,確保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充分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優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工作,提高救助對象參保、待遇支付等經辦服務便利性。通過綜合施策、均衡發力,在“十四五”期間,逐步形成參保繳費有資助、基本保障有標準、大病保險有傾斜、醫療救助有托底的醫療保障政策體系。
南方日報記者 鐘哲
攝影:梁鉅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