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韓興博勇救3名落水女孩不幸遇難的消息令人痛心,隨后有消息傳出“被救女孩對施救家屬態度冷漠”。
8月9日,一位自稱是被救者的哥哥在社交媒體發聲稱“感謝那個男孩,為雯雯說過的一些話給大家道歉,求大家不要再曝光我們的信息”,并在個人主頁展示“被救女孩”的照片。10日,照片中的女孩向記者證實自己并非被救者之一,且視頻中道歉的男子也并非自己的哥哥。目前該男子的社交賬號已被封,被盜用照片的女孩也已報警。
又是一起秀下限的惡意炒作行為!
為達到社交賬號吸粉、賺流量進而變現的目的,部分人以社會熱點事件為噱頭,甚至不惜大肆消費遇難者的悲情、欺騙眾網友的純真感情。他們采用拼湊、嫁接的手法展現所謂“當事者”的形象,通過發表各種出格言論、獵奇觀點“求關注”“升熱度”,一再沖擊道德底線與法律紅線。
在流量經濟時代,注意力資源的稀缺性、寶貴性倒逼視頻內容創新。一些博主堅信“奇”字當頭的所謂秘訣,借助社會熱點自編自演“續集”,通過炮制大量離奇情節與極端行為引戰吸粉,進而傷及無辜路人及良好輿論氛圍。該事件中的男子之所以假扮被救者的哥哥,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網傳三名女子態度惡劣、不知感恩”。若“農夫與蛇”的故事果真存在于現實生活中,那對其的再推進必定能挖出一座流量富礦。近乎遮面的臺前裝扮、無辜女孩的美顏照片、更加具有爭議的道歉文稿,一番吸引眼球的表演操作過后,或許會招來不少圍觀者的批評,但更重要的是,它也帶來了數量不容小覷的熱門評論與粉絲,而后者才是博主真正在乎的。
視線轉向那些無辜者,首當其沖就是照片被盜用的女孩?!斑@兩天一直在被網絡、社會輿論攻擊,真的讓我心里很崩潰”,遭遇網暴、心理崩潰、累及家人,一連串痛苦懲罰正發生在與落水悲劇毫不相干的陌生女孩身上,而事件的始作俑者只為圖短時的流量變現。其次,冒牌哥哥一事再次掀起了輿論對韓興博不幸遇難的關注,痛苦悲劇的重復提及對當事者家屬來說,無疑是一場悲痛欲絕的二次傷害。最后,事件也傳達出了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即為賺流量可以不擇手段,包括拋棄良心。而這對于健康、文明的社會輿論氛圍來說,必然具有極其嚴重的破壞作用。
只講流量不講良心的行為要不得,法律當及時出手狠剎秀下限的炒作行為。
文|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