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里來了工作隊
南方日報訊 (記者/曹嬡嬡 朱紅鮮 見習記者/張晉)“今年小龍蝦收成怎么樣?行情如何?有什么困難?”8月初的梅州興寧悶熱多雨,在永和鎮永星村小龍蝦養殖基地,工作隊一見到負責人李衛東就接二連三發問。
自6月30日以來,廣東省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地方志辦”)和廣東聯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聯通”)組成的駐梅州興寧市永和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一直奔走在街頭村尾,一個多月來,他們的足跡遍布了永和鎮25個行政村。
永和鎮位于梅州興寧市東部,梅河高速、興畬高速貫穿其中,交通便利。該鎮原有4個省定貧困村,通過上一輪精準扶貧,于2019年底實現脫貧,但鎮綜合實力仍相對較弱,是興寧市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的重點幫扶對象。
駐鎮一個多月來,工作隊主要充當調研員角色。他們既與鎮村干部座談了解基本地情,也實地走訪當地能人、企業獲悉具體情況,發現問題。同時,工作隊不斷走訪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
作為梅州人,隊員劉遠標看到家鄉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越來越整潔的人居環境,穩步提高的人均收入。不過,工作隊調研后發現,永和鎮多數村子仍存在勞動力外流導致的空心化現象,以及產品附加值低、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
“我們就是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惫ぷ麝爢T常這樣講。盡管仍處于走訪調研、熟悉村情民情的階段,解決現存問題的大致思路卻已漸漸浮現。省地方志辦與廣東聯通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的稟賦特色,分別提出了“紅色永和”與“數字永和”的概念。
“鄉村振興注定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投身其中能夠實現人生價值、社會價值。在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程的前期,我們將著力保證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種下‘振興’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工作隊隊長梁曉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