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沒有被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困擾,比如逆行、橫穿馬路、遛狗不栓繩等等。
今年9月1號,《廣東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了,對這些不文明行為說不。條例的實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針對市民普遍關注的問題,條例明確了文明行為的基本規范。比如在文明飼養寵物方面,條例規定,遛狗時要用牽引帶來牽領,或裝進籠里,主動避讓行人等等。

在街訪中,市民大多對這一規定表示認可——
“不管是出門還是在家,寵物肯定要訓練好一點?!?/p>
“養狗的話,不但要付出愛心,而且要對周邊群眾的安全負責任?!?/p>
條例還規定了相關的保障和促進措施。比如,明確國家機關和公共服務機構應當制定文明服務規范,落實便民措施。

廣州市中院立案庭庭長張筱鍇透露,廣州中院一直以來以打造“一站式”訴訟服務為引領,打通公共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將法院的訴訟服務與相關部門的服務實現數據共享。
“比如工商、稅務、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等的服務前移到法院這里來。將線下所能提供的訴訟服務全部都搬到線上,建立電子訴訟服務中心,制定線上線下服務的標準,一共是125項,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跟法院訴訟服務大廳同質的服務?!?/p>

交通文明行為關系到每個人的出行安全。條例對此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比如駕車通過積水路段時,要減速慢行,按規定鳴喇叭、使用燈光等等。同時,條例還明確,政府部門要重點治理社會反響強烈的不文明行為。
海珠交警大隊的黃朝斌警官認為:“文明條例的實施,對于提升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識,減少不文明交通行為的發生,將起到積極作用。廣州交警也將開展交通不文明行為治理,例如逆行、亂穿馬路等,努力創造一個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

在采訪中,市民認為,交通文明需要司機和行人的互相理解。
“按喇叭的話,等行人過了馬路再過去也可以的,大家也不趕那么一點時間?!?/p>
談到如何對不文明交通行為進行監督,市民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有違規操作的時候,把車牌號放到大屏幕上,或者對車的圖片滾動播放?!?/p>
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一起遵守文明行為規范,創造更加美好的文明社會吧。
【出鏡/腳本】吳曉嫻
【攝像】梁鉅聰
【剪輯】周鑫宇
【校對】劉珺
【統籌】盧軼 尚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