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9月3日電 (蔡敏婕 林芷薇)一名65歲的女性誤咽魚骨險些喪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3日稱,該名患者張阿姨不慎誤吞魚骨,致頸部縱膈感染,該院多學科團隊攻關協作,讓張阿姨脫離危險。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咽喉??浦魅卫孜谋筇嵝?,民眾在生活中要注意頸部發炎癥狀,尤其是誤吞魚骨后要及時就醫。
張阿姨來自陽江,一次吃飯時不慎誤咽魚骨,出現咽痛。她沒有及時就醫,而是采用喝醋、咽食團等“土方法”試圖將魚骨咽下。幾天后,她發現咽痛沒有好轉,反而加劇,且出現了胸后背部疼痛,在家屬的陪同下,張阿姨才前往當地醫院就診。
當地醫院診斷張阿姨為食管異物并穿孔、頸部縱膈氣腫及感染,在給予抗感染營養支持的同時,考慮食管異物難以取出,且已經發展至縱膈感染。
當地醫生建議患者轉診到廣州的中山一院治療。入院當天,張阿姨直接住進了心胸外科ICU,加強抗感染治療。次日,醫院耳鼻咽喉科、胸外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了討論,就下一步診療做出綜合決策。
據中山一院胸外科教授魯建軍介紹,如果直接開胸手術,會給病人帶來大手術創傷以及膿胸等手術相關風險。經多學科討論,專家們決定由耳鼻咽喉科自頸部入路進行手術引流。
為進一步改善局部包裹膿腔的引流,避免大手術創傷及風險,中山一院超聲醫學科主任謝曉燕行B超引導下的下縱膈膿腫穿刺置管引流,用頭發絲粗細的針管從張阿姨背部刺入,將膿液引出,露了一手“飛鏢術”。
在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下,張阿姨日漸恢復,膿腫感染情況逐漸吸收。
“我們收集了廣東、澳門等地近年的病例數據,觀察到頸部縱膈感染的病人呈逐年增加的趨勢,病因也非常復雜?!睋孜谋蠼榻B,頸部縱膈感染是一類發展極其迅速、兇險的疾病,有的患者是因為異物穿刺導致感染,有的因為拔牙或者扁桃體發炎,糖尿病患者也是高發人群,甚至有很多找不到病因。
“一些誤吞魚骨的患者用‘土方法’喝醋、吞咽來解決,有可能還壓迫到異物,造成病情加重。”雷文斌稱,這個病危險性非常高,診治很復雜,發展迅速,死亡率達五成。頸部縱膈感染往往需要多科學救治,及時有效的手術通暢引流,加上強力抗感染支持療法來進行救治。
在此基礎之上,為了使該類疾病能更好地及早識別和有效救治,中山一院副院長文衛平及雷文斌教授團隊牽頭國內多家單位、多個學科擬定了相應的頸深部膿腫臨床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規范頸部縱隔感染的診治流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