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優師計劃”)。明確從今年起,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與地方師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為832個脫貧縣(原集中連片特困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以下統稱“定向縣”)培養1萬名左右本科層次師范生。
今年秋季學期,來自13個中西部省份的401名學生成為首批“優師計劃”本科定向就業師范生,來到北京師范大學(下稱“北師大”)珠海校區接受師范教育培養。
2007年,我國在北師大等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施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為中西部地區培養優秀教師。2018年,國家師范生“免費教育”改為“公費教育”,國家公費師范生享受免繳學費、住宿費和補助生活費“兩免一補”公費培養。優師計劃的提出和實施,必將開啟師范教育的嶄新篇章。
“優師計劃傳承了我國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的核心理念,積極響應國家重大戰略工作對人才培養的特殊需求,擔起新時期教師教育的新使命?!北睅煷簏h委書記程建平認為,優師計劃調動了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高水平師范院校等我國師范教育體系內最優秀的力量,盡銳出戰,以定向培養的方式,精準為定向縣培養優秀教師,建設一支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從啟動公費師范生培養工作到實施“優師計劃”,北師大為國家培養輸送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從北師大畢業的師范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成為我國教育扶貧的重要力量。程建平說:“教師教育是百年師大的特色優勢和立校之本。為黨和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高素質師范人才,為解決中國教育問題提供有效對策方案,就是北師大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真正檢驗標準?!?/p>
下得去:扎根邊疆尋找個人價值
“對我個人來說,畢業10年的心路歷程,就像是一場價值尋找之旅?!北睅煷笫讓霉M師范生珠曲·鄧巴江措說道。
2011年畢業之后,珠曲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主動要求到西藏阿里地區措勤縣江讓鄉完全小學任教。剛剛畢業的珠曲帶著樸素初心,克服荒原戈壁上交通不便、物資匱乏等諸多困難,在學校里既當老師又當保育員,決心“讓這里的孩子走出大山”。
珠曲
后來,珠曲去到縣教育局工作,短暫地離開了學校,但是他的心從來沒有真正離開過三尺講臺。2017年,為了支持阿里地區的教育,在河北省的支援下,拉薩阿里河北完全中學在拉薩成立了。珠曲瞄準這次機會,通過公招考試再次成為一名人民教師。2018年7月,再次回到一線崗位的珠曲被委任為初一年級主任,他帶著34個老師的教學團隊,陪伴了420多個學生三年時光。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中考放榜后,這幫孩子的成績刷新了阿里地區的紀錄??粗⒆觽兊男δ?,珠曲很欣慰自己做了這樣的選擇。他說,自己的所學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孩子們,就是他的夢想。
2007年起,北師大培養了越來越多的公費師范生,他們去到西藏、新疆、內蒙古、青海、廣西、貴州等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將家國大計、良師重任擔在肩上,書寫無悔的青春。
今年恰逢首屆公費師范生畢業十周年。十年間,一批又一批的師范生像珠曲一樣,從北師大畢業,奔向祖國五湖四海,扎根國家高原邊疆,用一片赤誠之心成為“脫貧攻堅、教育先行”的重要力量。
北京師范大學克拉瑪依附屬學校中學英語教師葉爾克西,是北師大首屆公費師范生。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是她大學期間最主要的努力方向。除了學校的課程之外,最令葉爾克西印象深刻的,是學校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她經常跟隨支教社團去給學校周邊的農民工子弟學校送課送教。那時候,葉爾克西就頻繁地思考,如何讓學生們更好地接受自己傳授的知識,讓自己的所學真正幫助到需要的人。
畢業之后,葉爾克西沒有選擇留在省會城市,而是主動請纓來到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學任教。2012年8月,北京師范大學克拉瑪依附屬學校建校,葉爾克西和多位北師大師范生校友一同前往這所全新的學校工作,把北師大“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播撒到祖國的大西北。葉爾克西個人也通過自我摸索,從一個講臺“小白”成長為屢獲自治區級以上獎勵的骨干教師,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葉媽”。
“迷人的景色、淳樸的民風,讓我深愛這片土地,也讓我清楚地意識到,新疆急需發展教育,促進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毙陆κ驳貐^葉城縣第三中學語文教師、德育干事古麗加汗·艾買提說。2007年,作為新疆地區民語系統高考文科狀元,古麗加汗毫不猶豫地選擇報考北師大,成為一名公費師范生,立志為家鄉的教育事業盡一分綿薄之力。
古麗加汗·艾買提
剛剛踏入大學,地域教育水平的差異讓她蒙受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但是,古麗加汗沒有氣餒,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她惡補古文和英語的短板,利用周末時間到國家圖書館借閱書籍,晚上利用課余時間堅持英文閱讀,對著公共水房的鏡子練習講課……為的就是離自己夢想中那方安身立命的三尺講臺更近一點。
畢業之后,古麗加汗回到新疆,成為烏魯木齊第二十三中學的高中歷史老師。2016年9月,她被學校委派赴南疆,來到喀什葉城縣第八中學支教,一年期滿之后,她主動要求再延長一年時間,并最終留在這里,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留得?。簭慕绦拍钤絹碓綇娏?/p>
今年6月,北師大“緬懷時代楷模,學習黃文秀精神”交流會上,三位來自黃文秀家鄉的師范生深情發言,表示將學習黃文秀對黨忠誠的信仰初心和心系基層的大愛胸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北師大“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貢獻青春力量。
黃文秀是北師大法學碩士,廣西定向選調生,2018年3月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
來自廣西百色的202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志遠計劃”定向就業師范生農苑從高中時期就看到師姐黃文秀的感人事跡,在心中默默地種下了學成回鄉、支持家鄉建設的種子。
一名“00后”大學生,作出這樣的選擇還是遭到周圍的反對和不解,農苑的家人和朋友都認為,努力學習考上了名校,選擇回到縣城工作并非理想?!叭魏慰此撇焕硇缘倪x擇,背后都有滿滿的情懷。”農苑卻從來也沒有計較這些得失,在她看來,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已經深深扎根在自己心底,她堅信“知識改變命運”,準備義無反顧地投身基層基礎教育事業。
從2007年開始,我國公費師范教育走過了14個年頭。在此期間,我國基礎教育取得長足發展,公費師范教育功不可沒。但是,也必須看到,一些體制機制的限制也逐漸浮出水面,比如,公費師范生培養規模過小、師范生畢業后未能留在基層任教、培養過程中理論和實踐有所脫節等……
師范生利用假期進行支教
如何破解公費師范教育的瓶頸問題,北師大直面考題,依托南海之濱的珠海校區,組建未來教育學院承擔師范生教育,嘗試交上新的時代答卷——
“北師大按照學校‘一體兩翼’戰略布局,在珠海校區積極開展教師教育的改革創新。通過對教師教育人才培養理念模式的系列創新,著力培養一大批具有教育理想、適應一線需求、能夠面向未來的‘四有’好老師?!北睅煷笮iL董奇說。
2019年9月,北師大珠海校區迎來首批576名新生,這些“00后”大學生大多來自四川、廣西、貴州等12個中西部省份和地區,被稱為珠海校區的“黃埔一期”。
18歲的甘肅女孩梁競藝第一志愿被北師大“志遠計劃”錄取,于她而言,“人師”二字包含無限重任,能夠到全國教師心中的圣地求學,堅定了她做一名好教師的決心。19歲的劉雨鑫來自四川,她青睞于珠海校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學校頂尖的教育資源,讓她可以拓展事業、全面發展,為了以后可以更好地投身家鄉教育事業。
“優師計劃定向師范生要向國家級脫貧摘帽縣輸送合格教師人才,在這樣的育人體系中,學生的信念養成教育最為關鍵。”北師大校長助理、常務副教務長鄭國民介紹,“優師計劃”學生畢業后將履行協議義務,經雙向選擇,由省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安排至生源省份定向縣縣域中小學任教,任教服務不少于6年。
名師名校長講壇
因此,北師大從師范生入學開始,就非常注重對他們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從教信念教育,開展中國師范教育史、北師大校史等課程,引導師范生形成正確史觀,明確自身光榮使命。學校還舉辦世界冠軍講壇、樂育講壇和沙龍等品牌活動,邀請奧運冠軍、名師名校長、各類獲獎教師代表來校與學生交流,以榜樣力量涵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教師信念。
在一系列特色教學的推動下,埋在師范生心中扎根基層、堅守三尺講臺的精神種子開始逐漸萌芽。
教得好:一代又一代師范生傳承奮斗
“選擇師范這條路,理由可能不相同,但是目標始終是一致的。”北師大首屆公費師范生朱毅說。2011年,完成北師大數學師范專業課程的朱毅帶著一份“把好的教育帶回家鄉”的初心,回到家鄉貴州,進入貴陽市第一中學任教。
朱毅
在朱毅的數學課上,沒有枯燥的公式和解題的套路,取而代之的是數學小故事和數學小案例,令學生們充分感覺到數學的美感。朱毅之所以推崇這樣的教學理念,是受到了母校李建華老師的深刻影響:拋棄單純應試備考的套路,把數學課上得有“美感”。去年疫情防控期間,朱毅為學生上網課時,就經常挖掘一些生活中發生的具體實例,吸引學生去學習應用。
更重要的是,朱毅無時無刻不在向學生們傳遞著對教師職業的認同和熱愛,他的這份初心也感染了不少學生,不少學生默默地在心底種下了教書育人的種子。
去年9月,北師大在全國率先布局,面向尚未摘帽的52個國家級貧困縣所在省份優秀高中畢業生,按照“省來縣去”原則,擇優招收本科“志遠計劃”定向就業師范生。學校按照“一體兩翼”的辦學布局,與北京校區同一水平、同一標準打造珠海校區,并將這批公費師范生安排在這里培養。
經過高中3年的刻苦努力,貴陽一中學生佘政安如愿以償地成為北師大首屆“志遠計劃”定向就業師范生,學習英語師范專業。作為朱毅的學生,佘政安從老師那里認識北師大,并逐步堅定了自己走上師范道路的信念。今年暑假,剛剛結束大一課程的佘政安就來到貴州省黃平民族中學實習。他說,“扶貧先扶智,我要接過老師前輩們手中的接力棒,在業務上追求卓越,當一名循循善誘的好教師,支持偏遠地區的教育事業?!?/p>
“良師宛如一盞明燈,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說起為什么會選擇當老師,北師大首屆公費師范生韓加強如是說。韓加強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很差,得益于每個階段都遇到很好的老師,在物質和精神上給予支持,讓他堅定地走上了人民教師這條職業道路。
韓加強
2008年5月,四川發生地震,韓加強的家鄉雅安受到了嚴重破壞,高考被迫延期。北師大為這一年的四川考生增加了招生名額,韓加強得以進入夢寐以求的北師大求學。大學4年,韓加強饑渴地吸收知識,每個周末和節假日基本在實驗中度過,暑假都留在學校和老師一起做課題。
“學霸”韓加強畢業后,回到四川省成都市天府第七中學任地理教師。工作十年,他兩次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成長為學校的骨干教師。如今的他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學任務之外,還承擔起了學校的教育科研管理、指導和服務工作。他自發成立“星火學術成長營”工作室,培訓提升了50多名青年教師的科研素養,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數讀育人
2020年率先設立“志遠計劃”,面向當時尚未脫貧摘帽的52個國家級貧困縣定向培養基礎教育高素質師資,首批成功錄取147名學生。
2021年實施“優師計劃”,以“省來縣去”原則招錄401名本科定向就業師范生,在珠海校區培養,招生范圍擴展到832個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
2020年籌資實施“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當年到縣級及以下基礎教育領域就業的畢業生人數是過去5年平均數的兩倍,2021年“啟航計劃”第一批入選的186名優秀畢業生已奔赴中西部基礎教育一線工作。
2014年起實施“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覆蓋全國中小學校達到6700多所,中西部欠發達地區400多所,打造廣大教師互幫互助的成長共同體。
2014年以來,通過“國培”等各項培訓任務,累計培訓教師、校長園長、教育管理人員、科研人員130余萬人次。
2021年暑期期間,樂育書院共派出25支教育實踐隊,264名隊員,支教地區覆蓋10個省份、19個城市鄉村,為支教地區學生開設16個學科、200余門課程,總授課時長超4萬分鐘。
南方日報記者 杜瑋淦
統籌:甘韻磯
供圖: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