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是學生意外溺水的高發期。為最大限度減少甚至杜絕學生溺水意外發生,今年暑期期間,廣東省潮人海外聯誼會青年委員會(簡稱“廣東潮青”)啟動暑期學生防溺水公益活動“竹仔魚行動”,此活動獲得地方政府和公益機構的積極響應。在潮陽和揭陽兩地投入資金及救生設備,組織聘請數十名安全員開展了一場持續兩個月的高風險水域守護、巡查工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截至暑期結束,“竹仔魚行動”覆蓋的水域成功實現全時段、全區域“零事故”,實現了平安暑期的美好愿望,為社會做了一件大好事。
早在今年五月初,廣東潮青主任張見悅便提出了開展“竹仔魚行動”的設想:針對歷年來學生溺水情況,放棄單純宣傳說教的方式,轉而普查歷年數據,篩選事故頻發的高風險水域,由廣東潮青基金會出資,聘請專職安全員全天候現場守護巡查,配備相關救生設備,采取有效手段,堅決阻止學生下水,從根本上確保青少年的生命安全。“竹仔魚行動”第一時間獲得汕頭市潮陽區政府、揭陽市團市委和揭陽市助愛回家慈善會、尋失聯盟志愿隊的積極響應,共同在潮陽區和揭陽市相關危險水域落地實施。
作為活動發起方,廣東潮青投入40多萬元公益基金,用于人員勞務補貼和設備采購,同時組建由副秘書長鄭棉澤、張曉榮、孫彥翔,委員黃壯根、鄭凌健等組成的專班小組,直接參與活動的部署、落實和現場巡查。

早在5月份決定開展行動開始,廣東潮青主任張見悅便帶領專班小組與潮陽區政府、區教育局、區水務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一起討論、制定并落實方案。經過一個月的籌備,在2021年7月3日正式在潮陽區啟動“竹仔魚行動”。經當地水務和教育部門摸查確定,共鎖定了19個高風險水庫作為巡查對象,30名專門聘用的安全員,在區水務部門和潮青團隊的聯合統籌下,對庫區開展守護巡查。廣東潮青同時為安全員配備了喊話器、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繩、臂章、衣服等物資,并購買安全保險。從活動開始,廣東潮青與各職能部門以及安全員們便建立了一個57人的微信工作群。每天各個水庫的安全員都會實時以照片和視頻的形式匯報當天情況。如遇到不懂事的學生偷跑進水庫游泳,首先會用喊話器播放警報聲音引起注意,再好言相勸學生上岸。實在不聽勸的話,便通知附近的執法人員前往協助驅趕,杜絕學生下水游泳。每天下午18點,微信群里面是最熱鬧的,也是最讓大家緊張的時刻,安全員在這個時候會陸續接龍地發出“今天安全、平安!”的字樣,然后由水務局的同志匯總。暑假期間每天如此,在緊張繁忙的巡查和安全平安的匯報中結束。

在揭陽,廣東潮青在共青團揭陽市委員會的支持下,聯合揭陽市助愛回家慈善會水上救援隊,于漁湖江夏渡口周圍水域開展“竹仔魚行動”,組織十七名防溺水安全員,在揭陽溺水多發重點區域進行巡邏、勸阻,救援工作,整個假期全天候值守,最大限度防止意外發生。

在潮汕地區,吃“竹仔魚”就是指不聽話的小孩,父母會用竹條輕鞭教育,本次“竹仔魚行動”,就是要求安全員在巡防過程中,要采取措施堅決制止學生在危險水域戲水、游水。為此,廣東潮青向水上支援隊捐贈了包括一艘水上救援快艇在內的設備以及支付安全員勞務補貼共約20萬元。在此次“竹仔魚行動”期間,安全員在巡河過程中成功救起一位輕生落水者,挽救了一條年輕的生命。


截至9月1日新學期開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廣大安全員的辛勞工作下,“竹仔魚行動”覆蓋的潮陽區各大水庫和揭陽市高風險江河水域,整個暑期沒有發生一例學生溺亡事故。不僅如此,在“竹仔魚行動”的帶動下,潮陽區水務和教育部門進一步在全區開展了全方位暑期防溺水宣教行動,整個暑期實現了全區學生溺水“零事故”的可喜成績,為當地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實事!

1995年,在羅天、吳南生、莊世平、李嘉誠等老一輩的直接關心下,廣東省潮人海外聯誼會青年委員會宣告成立。廣東潮青高舉愛國主義大旗,匯聚海內外杰出潮籍青年,旨在推進民間國際友好交流,傳播中華文化,促進社會公益,服務于改革開放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是廣東省潮人海外聯誼會領導下的內設機構,屬非獨立法人的純公益性平臺。
廣東潮青公益基金是在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內設的項目,接受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管理。在廣東潮青指揮下開展各項工作,基金來源于個人和團體捐贈、政府資助及其他合法收入。主要服務于廣東潮青的工作宗旨和目標,用于促進國際民間交流、傳播中華文化和開展社會公益。無公益,不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