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州1月10日電 題:廣州增城治水成效明顯 助建美麗大灣區
作者 程景偉 姚玉函 謝錫權
近日,作者在廣州增城增江兩岸、小樓鎮鄧山村等地看到,山清水秀、城水相融是最直觀的印象。而優美的水生態環境背后,是當地攻堅治水的決心和努力,從而為建設美麗的粵港澳大灣區作出增城貢獻。
過去一年,增城區推動系統實施城鄉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防洪排澇補短板、碧道建設、海綿城市建設、城鄉供水改造等,大墩斷面、增江口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國家考核標準;增江碧道獲“WLA世界景觀建筑獎”,并被水利部評為“美麗河湖、幸福河湖”。此外,增城還被水利部評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據了解,相比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東江北干流大墩斷面水質均值多項指標明顯好轉,斷面水質呈現出逐年提升的良好態勢。同時,增江口斷面水質2019年以來水質類別均為Ⅱ類,優于國家Ⅲ類考核目標要求。
據介紹,近年來增城加快推進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相比2015年底,該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從6座增加到了10座,污水處理規模從每日34.80萬噸提升至每日51.05萬噸;污水泵站從25座增加到49座;污水管網長度也從約400公里增加到5100公里。
在建設碧道方面,2021年增城完成75.2公里碧道建設任務。增江碧道荔湖濕地、政務中心廣場、立體碧道等景觀節點成為市民“網紅打卡點”、市民美好生活好去處。
其中,增城的立體碧道建設屬廣東全省首創,形成廣東碧道“增城樣板”,成為激發老城市新活力、“出新出彩”的重要內容;小樓鎮鄧山村碧道和開發區雅瑤河碧道等打造“碧道+”模式,也成為增城的亮麗名片。
2021年,增城區完成了面積16.2平方公里的海綿達標建成區建設任務。同時,以廣州科教城為重點片區,增城全面推進海綿城市系統化建設,目前該片區相關的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已編制完成。
防汛排澇補短板也是水務工作的重要內容。過去一年,增城區加快推進防洪排澇補短板建設項目84宗,目前已完工81宗;同時啟動新一輪78宗防洪排澇建設方案工作,目前已完成38宗。在此基礎上,增城區實施并謀劃了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
面對近期東江北干流出現嚴重的干旱枯水及咸潮上溯疊加形勢,增城區迅速成立抗旱防咸保供水應急指揮部,采取加快荔城第二水廠投產、做好增江水源調度、關閉增江上攔河壩水閘蓄水、對水利工程科學調度、監測分析增江上游來水量等系列措施,提升全區抗旱防咸保供水的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