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專注于解讀中國經典文學,提煉出王陽明心學和老子道德經等多本著作中的哲學道理,用適合中國人的方式解決現代企業中的問題。致良知四合院的課程以陽明心學為核心,延展至《易經》《中庸》《孫子兵法》等。
致良知四合院引用王陽明先生的哲學理論,來幫助企業家解決管理中遇到的麻煩。遇到磨難的時候,企業家們應該用什么心態去面對,致良知四合院引用王陽明先生的話進行了闡述:“譬之金之在冶,經烈焰,受鉗錘,當此之時,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視之,方喜金之益精煉,而惟恐火力錘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鍛煉之有成矣”,這句話用致良知四合院的話來說就是,將磨難當作上天給的最好的禮物,要珍惜它。最終在磨難中超越,立大志,成大器。
在《孫子兵法》中也有很多值得企業家們學習的哲學道理,它講的是用兵的道理,和術勢的使用方法。術勢本身不像儒家經典中的天一樣具有道德觀念,但致良知四合院總結道:若只是授人以刀刃,而不扶人之心,那任何的手段都會有被濫用、錯用的可能,最終自釀苦果。
管理好一個企業,需要的不僅是現代的行為科學理論,更需要中國人自己的哲學思想,致良知四合院一直從中華文化的角度出發,啟發企業家正確管理經營自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