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海洋局海洋地質礦產調查所副所長張莉大學畢業后,就投身海洋地質調查工作。30多年來,她帶領團隊開展南海海洋地質與油氣資源調查評價,主持實施7項國家級重大專項及配套研究項目,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今年她的提案依舊聚焦海洋調查。

加大引進海洋領域人才政策支持
從事海洋地質調查工作多年,張莉見證了這項事業的大發展。同時她也發現,目前廣東甚至全國在海洋調查裝備方面,自主研發能力仍然不足。
張莉建議,廣東應匯聚在粵各海洋相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等力量,加強海洋勘測等裝備研發,形成系統自主創新裝備。
另外,隨著我國對海洋事業發展的重視,越來越多海外人才選擇回國工作,但他們面臨落戶難、購房難等現實問題。
張莉認為,建設海洋強省需要吸引全國乃至全球海洋領域人才,應該建立更加便利的人才引進通道,還可以允許科研機構周邊配置一定的人才公寓,滿足人才落戶居住需求,讓更多人才在廣東扎根發展。
用互聯網+模式創新海洋科普教育
張莉所在單位經常組織科研人員參與海洋科普志愿服務,這引起了她的興趣?!皬男∨囵B青少年對海洋的興趣和科學探索精神,是培育未來海洋科技人才的基礎。”在張莉看來,雖然我省海洋科普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依然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張莉說,雖然當前省內也有少量以海洋為主題的博物館,但主要圍繞海底世界、海洋動物展覽等主題,科普教育功能不足。她建議,應進一步加強海洋科普志愿服務力量的統籌管理,用互聯網+模式創新海洋科普教育,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跨區域海洋科普教育合作等。
南方日報記者 王彪
統籌:祁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