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11月15日電 (蔡敏婕)PARP抑制劑突破了卵巢癌治療的傳統格局,推動卵巢癌進入慢病管理階段。但是患者應用PARP抑制劑時如何獲得最佳生存受益,需要更精準的生物標志物檢測助力。
由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聯合制定的《上皮性卵巢癌PARP抑制劑相關生物標志物檢測的中國專家共識》發布會近日在廣州舉行。
卵巢癌是一種“沉默的腫瘤”,由于卵巢癌發病癥狀隱匿且進展非常迅速,確診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40%,超過70%的患者在初次確診時已經是晚期。目前卵巢癌5年生存率尚不足40%,生存需求、迫切。
目前,卵巢癌治療主要為手術、含鉑化療、PARP抑制劑維持治療3種途徑。其中,PARP抑制劑對延長患者生存期具有一定意義。
PARP抑制劑推進卵巢癌精準治療進程,而精準治療離不開精準檢測的助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吳小華表示,HRD作為卵巢癌治療相關的重要生物標志物,對含鉑化療和PARP抑制劑反應敏感。使用PARP抑制劑后可阻止受損的腫瘤細胞進行DNA修復,對腫瘤細胞進行“聯合絞殺”。
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主任梁智勇稱,推進精準醫療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建議卵巢癌患者進行基因檢測。目前,HRD檢測在海內外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檢測方法驗證的金標準仍需要臨床療效提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