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玲。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1月12日,廣東省人大代表、深圳市眾志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趙曉玲剛剛結束在韶關鄉村文化保育項目的調研工作,帶著從基層調研中得到的新實情新啟示,匆匆趕到廣州,她計劃把調研中想好的意見建議帶上即將開幕的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
社工專業科班出身的趙曉玲,長年關注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作為一名資深公益人,10多年來,她高效運用工作平臺,幫助公益項目、社會組織設立了14個專項基金,服務領域包括留守兒童、扶貧、救援等,服務范圍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
在公益工作中融入代表履職課題的調研,趙曉玲過去一年就基層實際問題進行多次調研。今年,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她帶來了一份關于加強全省尤其是農村地區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的建議,希望有關部門聯動,并借助專業社工和志愿服務機構力量,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在全省農村廣泛鋪開。
2018年,廣東在全省中小學、中職學校全面開展性別平等教育工作,并編纂了《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手冊》。近年來,各地如中山、茂名等市,創新探索出將性別平等與預防性侵害結合的專題課程等,取得了良好成效。
然而,在實地調研過程中,趙曉玲發現,在廣東的一些農村,性別平等教育亟待落地。為此,她提出重新修訂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手冊、增加相關內容、加強落地培訓等系列建議。
“性別平等教育的基礎是生理健康知識的完備?!壁w曉玲建議,省婦兒工委、省教育廳、省婦聯等單位應加強聯動,盡快在教育手冊中增加養成良好生理健康習慣等知識內容,并動用更多力量,進一步普及相關知識和理念。
在完善教育手冊內容的基礎上,趙曉玲建議政府更多借助專業社工和志愿服務機構力量,組織志愿者下鄉,在全省鄉村地區中小學面向學生開展關于培養良好生理健康習慣的宣講和培訓。
“兒童生理健康保健手冊的編寫也應盡快提上日程?!壁w曉玲認為,要面向全省中小學教師、監護人和村醫,幫助他們在遇到中小學生生理健康問題時,有清晰的行動指引。“接下來,我將繼續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幫助孩子們更加健康地成長?!壁w曉玲說。
南方日報記者 郭悅
統籌: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