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廣東“海水稻”將首次上市銷售

            海水稻收割現場。陳煒豪 攝

            “開割!”9月3日11時許,隨著廣東海洋大學教授、江門臺山海宴鎮“海水稻”項目負責人陳日勝一聲令下,兩臺大型收割機緩緩駛進3000多畝的“海水稻”稻田,沉甸甸的稻穗“變身”成熱乎乎的谷粒。

            經專家測產,該稻田總產量超1600噸,成品大米預計10月份上市銷售。廣東本土種植的“海水稻”將首次端上大眾餐桌。

            “海水稻”學名“耐鹽堿水稻”,江門臺山海宴鎮南豐村是廣東首個在鹽堿地上完成墾造水田項目并種植“海水稻”的村莊。2019年,海宴鎮通過打造農業產業園,吸引“海水稻發現者”陳日勝團隊來此建立科研育種基地,當年晚造試種750畝“海水稻”獲得豐收,最高畝產超450公斤。

            南豐村村民龍先清說,村里有幾千畝灘涂地,以前種出來的香蕉和甘蔗,還沒大拇指粗,“沒想到灘涂地也能長出糧食,了不起!”

            今年早造,陳日勝團隊不僅擴大了“海水稻”的種植面積,還在稻田里養殖魚蝦蟹,提升經濟效益。

            當前,中國正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研究推廣“海水稻”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測算,我國約有15億畝荒蕪鹽堿地,利用好1億畝種植“海水稻”,即便畝產只有300公斤,也能產出300億公斤糧食,解決8000萬人的吃飯問題。

            廣東是海洋大省,有近300萬畝灘涂鹽堿地,種植“海水稻”的空間和潛力很大,相關的科研工作在不斷鋪開。今年6月,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牽頭的江門臺山耐鹽堿水稻試驗基地成立,承擔國家級耐鹽堿水稻育種研究課題,育種試驗已全面鋪開。位于湛江的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華南中心引進了袁隆平院士創新團隊,海水稻種植示范基地、研究中心已經建成。

            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所長王豐介紹,江門、湛江的實踐具有示范性,這些地方培育出的“海水稻”種子,可在全省及整個南方區域推廣種植,為貫徹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糧食安全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南方日報記者 任龍 潘曉晨 沈文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