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荔枝聞名遐邇,東莞葡萄其實也小有名氣。從2014年開始試點種植葡萄,目前東莞葡萄種植面積1000多畝,分布在20個鎮街,主打夏黑、陽光玫瑰兩個品種。
東莞市農科中心技術骨干向果農傳授技術。(來源:東莞市農科中心)
種植面積1000多畝
世界各地的葡萄約95%集中在北半球。在我國,葡萄以往都是在北方生長。從2014年開始,廣東嘗試引種葡萄,東莞市農科中心也在東莞試點種植葡萄,以夏黑、陽光玫瑰兩個品種為葡萄主打品種,搭配春光、寶光、蜜光、瑞都紅玉、瑞都科美等品種。目前,東莞市較全面的品種園和較高標準的示范基地,分布在20個鎮街,總面積達1000多畝。
據東莞市農科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雖然南方高溫高濕的氣候對葡萄種植帶來一定的限制,但通過避雨栽培技術、限根栽培技術、早春打破休眠技術、葡萄二次結果催芽促花技術等,有效解決了南方氣候帶來的種植瓶頸。葡萄種植也是東莞現代農業的“產、學、研”新課題。
在6年的引種推廣過程中,葡萄已成為東莞市都市休閑采摘農業的新增長點。目前每畝每年產量約3000斤,價格從每斤30多元到接近100元。價格雖然比其他水果都貴,但供不應求。天津農學院教授、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常務副會長田淑芬,是東莞葡萄種植的引路人,“如今東莞市民對葡萄的喜愛,主要體現在享受都市休閑農業的樂趣上,葡萄產業已經和休閑、觀光農業緊密結合,實現了小葡萄大產業,也推動了果農致富。東莞本身是高經濟區,帶動了葡萄產業取得高經濟效益。”田淑芬說。
小葡萄大科技
據東莞市農科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雖然東莞突破了葡萄種植的技術瓶頸,而控產提質的精品種植模式,才是東莞葡萄高效發展的出路。
東莞市農科中心這些年來,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加大對東莞全市葡萄種植企業技術的指導與幫扶。位于東莞市企石鎮“我的農場”是東莞市農科中心技術推廣試點,其老板黃先生以前從沒摸過農具,大學專業是國際貿易,與農業不挨邊,但如今成為東莞葡萄種植能手?!皷|莞市農科中心為農場制定了一套種植技術規程,他不折不扣地執行。例如,為了出精品,東莞市農科中心要求每串葡萄只保留40個果粒,不能超標。如果超標了,雖然增加了產量,但品質也隨之下降了。”黃先生說。
東莞市農科中心有關負責人說,不少果農原本是農民,憑著其他果蔬種植經驗種植葡萄,但葡萄種植本身就是新產業,講究精品高效。希望果農們高度重視葡萄種植技術要求,轉變種植理念,提高精品意識,種出精品,進一步提高葡萄產業的經濟效益,為鄉村振興作貢獻。
(作者單位:東莞報業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