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2020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2020知交會”)上,作為本屆知交會“灣區論壇”的系列論壇之一的“2020地理標志貿易高峰論壇”,在廣州開發區和知交會網上平臺,以線上線下同步舉行的方式進行。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商務部條約法律司二級巡視員葉軍,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何巨峰出席論壇并致辭。
論壇現場
“地理標志是知識產權的重要類型,地理標志保護制度對于提升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生產者收入、保障消費者權益以及保護傳統文化都具有重要意義?!睆堉境芍赋觯e辦此次論壇,聚焦加強地理標志產品貿易合作,對于進一步擴大開放、引進優質國外地理標志產品以及推動我國地理標志產品走出國門,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論壇現場
葉軍表示,無論是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還是我國對外商簽的自貿協定中,都有地理標志相關的保護條款,2011年中歐啟動了雙邊地理標志談判,商務部牽頭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和農業農村部歷經8年22輪的磋商,最終于去年完成談判。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是我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高水平的專門保護的地理標志協定,我方獲得協定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有權使用歐盟的官方標志,這尤其有利于我國地理標志產品在國外市場、特別是在歐盟市場推廣,要高度重視,用好協議,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爭取獲得更大的收益。
首屆東西部地理標志產品交易采購峰會啟動儀式
“廣東已有154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82件有效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這些地理標志產品凝聚了濃郁的嶺南文化,是廣東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據何巨峰介紹,廣東是國內地理標志產品的重點市場和交易最活躍地區,也是連接國際國內市場的地理標志貿易通道和樞紐。大力發展地理標志貿易,將有助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粵港澳大灣區地理標志產品交易簽約儀式
在本次論壇上,首屆東西部地理標志產品采購峰會正式啟動,舉行了地理標志產品采購簽約儀式,促成一批地理標志優秀產品交易。
據了解,地理標志產品交易博覽區是今年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的重點板塊,匯聚了來自全國23個省份的186家地理標志企業上線展銷,參展展品超過300種,云端展覽打破地域、時間的限制,實現了全天候展示、在線洽談、在線接單、直播營銷,為大家提供了“在家就能參展,有貨就能交易”的交易博覽新場景。
南方日報記者 王佳欣 通訊員 劉雪嬌 黃賢濤 梁葆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