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隨著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的謝幕,第七屆中國·東莞音樂劇節與觀眾正式說再見,為期近80天的音樂劇節圓滿結束。
12月24日至26日晚,作為第七屆中國·東莞音樂劇節的收官演出之作,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以全新的故事視角,巧妙地將近30首經典音樂作品與完整的劇情故事有機融合起來,讓觀眾在欣賞李宗盛音樂的同時,體會一段愛與別離的故事。
閉幕大咖云集,探尋未來發展之路
這是一場高規格的謝幕。12月24日、25日,中國音樂劇協會第六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音樂劇發展論壇,作為中國·東莞音樂劇節舉辦期間的重要活動,在東莞玉蘭大劇院小劇場隆重舉行。
12月24日,中國音樂劇協會會長鐘浩作工作報告,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評審處處長楊舟賢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政策進行專題講解輔導,同時還舉行了主題為“疫情下中國原創音樂劇的發展方向”嘉賓對話會。主持人鐘浩與道略演藝產業研究院院長毛修炳、廈門大學教授滿新穎、北京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傅顯舟、黔東南州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常海、桂林市文藝演出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洪、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趙光、北京演藝小鎮創始人陶雷、國家話劇院原院長周予援等共同在東莞為中國音樂劇發展展開思想碰撞,共同為未來發展之路出謀劃策。
在12月25日的議程中,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王作欣講授音樂劇的演唱,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戴勁松講授“音樂劇的生命線——淺談音樂劇創作中行動的音樂設計與音樂的行動表現”。
薈萃精品名劇,提升都市文化內涵
第七屆中國·東莞音樂劇節由中國音樂劇協會、東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東莞報業傳媒集團協辦,東莞玉蘭大劇院管理委員會、東莞市保利玉蘭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承辦。音樂劇節于10月9日至12月26日舉辦。10月10日,改編自中國四大古典名劇之一的音樂劇《西廂》,作為第七屆中國·東莞音樂劇節的首場演出震撼開演。
主辦方介紹,本屆音樂劇節以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建設高品質文化引領城市為目標,發揮藝術在疫情期后撫慰人心、振奮精神的作用,通過高品質劇目展演、線上線下互動分享、舉辦藝術嘉年華活動等,進一步擦亮東莞音樂劇品牌,活躍東莞文化藝術氛圍,助推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
回顧本屆音樂劇節總體盛況,堪稱亮點紛呈。為期近80天的東莞音樂劇節期間,19個各具主題特色、表演新穎的優質劇目,共32場演出活動接連上演,讓一眾劇迷過足戲癮。
參加展演的劇目涵蓋國內精品劇目及本土原創音樂劇,諸如《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拉赫瑪尼諾夫》《面試》《當愛已成往事》等口碑佳作,不僅讓東莞市民在家門口欣賞到當下最熱門、最受歡迎的音樂劇,也吸引了周邊城市的劇迷搶票觀演。如今觀眾到劇院看音樂劇,不僅會提前了解劇情和演出卡司,觀演結束后互相分享體驗;還會在演員謝幕時一起大合唱,在演職人員通道等候主演合影留念。這讓本屆音樂劇節的氣氛更加濃烈了,觀眾的參與度也更進一步。
音樂劇節期間,觀眾還欣賞到了新創編生產的東莞題材、東莞原創音樂劇,其中就有圍繞莞籍英雄袁崇煥事跡創作的兒童音樂劇《少年袁崇煥》;傳遞責任感、擔當意識的莞產音樂劇《魔豆時代》。這兩部莞產音樂劇都在音樂劇節期間首演,讓東莞本土的音樂劇創作團隊及人才,擁有更好的展示平臺和交流機會,促進東莞音樂劇創作實力的發展和提升。
突破劇場空間,展示品質東莞魅力
為配合防疫工作,并通過互聯網平臺擴大音樂劇節的傳播影響力,玉蘭大劇院今年特地組織莞產音樂劇《少年袁崇煥》、音樂劇《重生》主創團隊,在東莞市袁崇煥紀念園、鴉片戰爭博物館開展導賞活動,通過央視頻、微博、抖音、微視等直播平臺,將信號源推送至移動端受眾,打破空間限制,讓市民通過多種渠道了解主創團隊的創作心得及劇目背后的故事,總觀看量超過580萬人次?!霸粕弦魳穭」潯被顒拥玫綇V大市民網友的贊賞與認可,大家紛紛通過自媒體轉發分享,一時成為熱點文化現象。
本屆音樂劇節的演出活動由場內延伸至場外,涵蓋兒童音樂劇、音樂劇選段賞析、經典音樂劇交響音樂會等演出,用為期約一周的時間在玉蘭大劇院外的廣場輪番上演。
在玉蘭大劇院廣場,市民群眾“無門檻式”融入到音樂劇節活動中,零距離接觸和了解音樂劇表演。主辦方還打造了有東莞城市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動,結合演出主題設計“觀劇+游玩”路線,讓群眾在觀劇之余了解更多東莞的城市風景和文化歷史,促進文旅融合。
2020年,適逢玉蘭大劇院運營15周年。玉蘭大劇院在組織開展藝術普及公益項目“綻放的玉蘭”、市民音樂會、大師班等活動同時,引進高端、優質演出。對高品位、高水準的中外高雅藝術的不懈追求,也贏得了中外藝術家的一致信賴,愿意將這方舞臺視為藝術歸巢,不斷將最精彩的曲目、最高的藝術境界呈現給觀眾。
誠意回饋社會,普及惠民藝術之風
在慶祝開業15周年之際,玉蘭大劇院以“走近玉蘭,走進玉蘭”為宗旨,讓越來越多的東莞市民走進劇院,普及藝術知識,傳播藝術理念,讓藝術改變生活。
據悉,為了讓更多百姓分享藝術果實,針對所有會員購買回饋月指定演出,享受“50元專場”“買一贈一”“五折購票”等優惠。同時,制作限量版文具禮盒、水杯套裝、環保袋等精美文創周邊,回饋東莞市民。
玉蘭15周年演出回饋月期間,除了劇場內異彩紛呈的演出活動,大劇院還在不同時段精心策劃了公共空間內的藝術活動,讓觀眾與藝術“不期而遇”,在劇院外廣場外,還舉辦了多場由音樂劇演員帶來零距離的音樂劇唱段表演。在劇院內,策劃舉辦了東莞玉蘭大劇院十五周年慶典回顧展示,讓東莞市民了解玉蘭大劇院的建成、發展歷程中的點點滴滴。自進門到劇院內,觀眾在邁向大劇院的每一步間都能收獲意料之外的驚喜。
對于十多年來東莞發展音樂劇的成績,中國音樂劇協會會長鐘浩給予充分好評。他說,音樂劇是時尚都市文化的代表,非常契合東莞“品質文化之都”的價值追求,而東莞市又是全國唯一一個舉辦音樂劇節的城市,同樣體現了敢為人先的精神。多年來東莞創編生產了眾多原創音樂劇,為城市發展贏得了許多美譽,先后舉辦七屆音樂劇節,表現出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與組織協調能力,東莞人的熱忱令他很敬佩與感動。鐘浩指出,東莞大力發展音樂劇事業和產業,不僅激活了市場能量,也培育了更多音樂劇觀眾,希望今后繼續堅持舉辦音樂劇節,讓更多市民群眾共享城市文化發展成果,豐富“灣區都市”的文化內涵,為“品質東莞”注入更強勁的活力。
南方日報記者 李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