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在1月21日召開的珠海市委八屆十次全會上,市長姚奕生就做好全市經濟工作發表講話。

珠海市市長姚奕生。
姚奕生指出,過去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珠海市各區各部門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成績來之不易,也要清醒看到,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挑戰。比如,目前能級量級不強,產業發展不足,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偏弱等。
新的一年,珠海有哪些發展方向?南方+帶你梳理。
2021年,珠海經濟發展定下9個小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外貿進出口保持正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城鎮登記失業率均控制在3%以內。
2021年,珠海打算這么干:
1.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開工建設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珠海段。
推動香海大橋主線、鶴港高速公路一期、興業快線北段年內通車。
建成開通青茂口岸。
新建、改建300公里污水管網。
力爭年底實現全市5G網絡全覆蓋。
建成一批高品質商業綜合體。
2.積極參與“兩點兩廊”建設
積極參與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加強橫琴、高新兩大創新平臺建設,爭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落戶。
建設好橫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推進暨南大學珠??萍紕撔聢@、珠海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創新科技園建設。
用好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產學研基地及澳門四家國家重點實驗室橫琴分部,開展珠港澳科技創新合作項目。
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力爭高成長創新型企業超過100家。
健全人才分類評價體系,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推動“珠海英才計劃”提質增效。
3.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加快格力電器高欄產業園等105個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引進97個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
實施新一輪技改三年行動計劃,推動300家以上企業開展技術改造。
出臺高端打印設備、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方案和產業扶持政策,培育壯大五大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會展經濟,加快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
4.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
爭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方案落地實施,推動新一批涉澳項目落戶粵澳合作產業園,高標準建設橫琴國際休閑旅游島,推進橫琴口岸二期工程建設。
加快建設“澳門新街坊”綜合民生項目。推進實施澳門居民 “零出關”“零距離”辦理珠海社保業務。
辦好第十三屆中國航展、亞洲通用航空展、中國國際馬戲節等對外交流活動。
5.重大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設立“珠海企業家日”。
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布局,著力培育和引進大項目大企業。
加大“三舊”改造、閑置用地清理、“爛尾樓”整治工作力度,新增“三舊”改造180公頃、完成140公頃。
6.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推進編制新一輪橫琴總體發展規劃,統籌橫琴、萬山、保稅、洪灣一體化區域規劃建設。
加快斗門益田停云小鎮、萬山深海養殖基地等龍頭項目建設,打造大灣區鄉村旅游目的地、優質農產品供應中心、國際漁業物流港。
加密陸島航班,增加與周邊城市的航班。推動深海養殖等現代漁業發展。
7.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開工建設香山迎賓館。建成鳳凰山、板樟山山地步道,加快建設小橫琴山步道。建成86.1公里碧道。
加強智慧市場建設,完成朝陽、蘭埔市場升級改造。加快建設基層社會治理智慧平臺。
全面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
8.大力發展社會事業
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籌集1.8萬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推進租購同權,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
新增幼兒園學位2800個、中小學學位1.1萬個。
建成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啟動建設珠海市生物安全P3實驗室。
南方日報記者 劉艷婷 關銘榮
統籌: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