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是第25個世界濕地日,記者2月1日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公布2020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廣東麻涌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廣東羅定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廣東翁源滃江源國家濕地公園、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入選,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至此,廣東擁有國家濕地公園的數量增加到27個。
廣東羅定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來源:通訊員供圖)
全省有27個國家濕地公園
廣東是全國濕地大省,濕地總面積為175.34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9.76%,是全國濕地類型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近年來,廣東探索實施“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濕地公園發展模式,濕地公園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特別是2013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把濕地公園建設納入全面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的重點建設內容,推動珠三角大力建設特色鮮明、覆蓋城鄉的濕地公園網絡,打造了一批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濕地公園。
目前,廣東省建有國家濕地公園27個、省級濕地公園6個。“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內國家濕地公園年游客人數達2300萬人次,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總量約17億元。
廣東麻涌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來源:通訊員供圖)
廣州獲國際“最佳范例獎”
各地大力推動特色的濕地公園建設。廣州通過建設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高標準開展濕地資源保護、河涌濕地生態修復、濕地科研監測和科普宣教等工作,代表中國參加迪拜國際可持續發展最佳范例獎。深圳開創了“政府領導,企業管理,公眾參與”的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模式,并成立了全國第一所自然學校,向27個省共78所自然學校輸出生態保護理念經驗。東莞通過建設麻涌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推動濕地周邊區域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打造了香飄四季的嶺南水鄉風貌。
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來源:通訊員供圖)
將持續加大濕地修復力度
據悉,新修訂的《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今年起施行,為廣東濕地保護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十四五”時期,廣東省林業局將堅持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方式,對集中連片、破碎化嚴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濕地進行修復和綜合整治,持續加大濕地修復力度。
廣東省還將全面落實《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20-2025年)》,計劃至2025年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構建完善的水鳥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內濱海地帶的聯通性,開展廊道節點質量提升、水鳥棲息生境修復、科普宣教建設和生態旅游建設,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候鳥灣區”。
廣東翁源翁江源國家濕地公園。(來源:通訊員供圖)
(作者單位:羊城晚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