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珠海市斗門人是怎么過中秋的,有哪些不同別處的特色呢?
你知道用柚子、螺仔、菱角等拜月亮有何寓意么?月公公,撿田螺;撿幾多,撿三籮……這首老斗門傳唱的民謠《月公公》聽過沒有?
斗門味兒的中秋節融合傳統與現代,是對本土民俗的持久表達,也是對鄉愁的一抹溫馨回味。
柚子拜月 寓意圓滿福佑
珠江八大門,五道過斗門。被多道“門”(出??冢┉h抱的斗門區是珠江西岸的人文沃土?!氨镜鼐用瘛D家人、客家人等群體在此繁衍生息,共生共融,催生出豐富多彩的地域民俗文化?!倍烽T區文化館館長沈俊校表示。
“乾務鎮有740多年的歷史,斗門鎮歷史也不短?!鼻瑒真偽幕菊鹃L周永燊介紹,由于乾務鎮和斗門鎮歷史悠久,斗門的中秋節內容大多與這兩個鎮有關,斗門群眾過中秋節有自己的特色內容。
周永燊介紹,斗門群眾過中秋節,重頭戲是在晚上?!啊抖Y記》中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敝苡罒霰硎?,圓月高照、千家賞月,拜月亮是其中的一項主要內容?!爸饕怯描肿印⒘饨堑劝菰鹿??!?/p>
最近幾天,井岸鎮江灣二路的水果店里,滿是蜜柚。據悉,柚子外形渾圓,象征著親人團圓、生活美滿;又因“柚”與“佑”諧音,包含保佑之意,因而被認為吉祥福佑。周永燊解釋說,柚子用斗門話說叫“補碌”,寓意越碌越有、團團圓圓;菱角呢,形狀相連聚生,象征子孫興旺。
柚子寓意團團圓圓。(攝影:趙梓)
客家人過中秋 不能少了炒螺仔
蝦山村是白蕉鎮一個優美村落,吳、賴、楊、周四大姓1300名村民全是客家人。據坊間資料記載,該村建村歷史有200多年,是地地道道的客家村。
“客家人過中秋節,少不了炒螺仔?!蔽r山村黨支部書記楊云鋒以前做過餐飲,熟稔客家風俗。據介紹,村里目前還保留著“敬月光”的習俗。中秋節當晚,一家人吃完晚飯,聚在一起等待賞月。這個時候,是要炒螺仔、放鞭炮的?!艾F在鞭炮不允許放了,但是炒螺仔一定不能少,要用紫蘇作佐料,才是正宗的斗門中秋味兒。”
炒螺仔要用紫蘇作佐料,才是正宗的斗門中秋味兒。(攝影:趙梓)
與拜月亮相似,“賞月光”同樣要擺出“圓”月餅、“圓”柚子等,祈求家人的團圓。
楊云鋒介紹,小時候最難忘的是中秋節的燈籠。里面點一根蠟燭,提著亮亮的燈籠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玩耍,開心不已。現在很少再有人提燈籠上街游玩了。
中秋節前后,艾餅也是客家人的傳統美食之一。
在斗門的田頭、河邊,生長著一叢叢青翠的艾草。秋風漸起,村民適時將嫩艾葉采回,經處理后加水與糯米粉一起調搓,糅合后分成小團,包進花生、芝麻等餡料,捏制成一個個綠色的小糍粑,或放進木質“餅格”按壓成形,用鍋隔水蒸熟,這就是客家艾餅。
據介紹,艾餅作為斗門區級非遺項目之一,不僅是斗門的美食,更是一種民俗傳承的載體。中秋節吃艾餅,感受濃濃的客家情懷。
品本土月餅 唱古老民謠
在井岸鎮江灣三路,有一家咸粥店,20多年來售賣的咸粥和本地月餅頗有名氣。
離開這家咸粥店一路向北到達蓮洲鎮,除了綠水青山,還有讓人想家的中秋月餅。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蓮溪的豆沙月餅。福記、添美、德記、粵香、民樂……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本土牌子,既是對民俗文化的持久表達,又是對這份節日美食不遺余力的維護:通透的餅紙,將月餅卷成一筒,沒有嘩眾取寵的包裝,只有做工細膩的內里。
據非正式統計,蓮洲每年生產銷售的月餅有50萬筒之多。蓮溪月餅不放防腐劑,月餅保存時間不長,以手工為主的制作流程沒有批量化工業化的高效,卻讓每一塊月餅做工考究,入口黏滑。
蓮溪月餅。(攝影:趙梓)
這些藏在村莊深巷的月餅,成了斗門人中秋節解饞的美食和情感期待。
咬一口蓮溪月餅,是鄉愁的味道;還可以唱起那首流傳已久的斗門民謠《月公公》:
月公公,撿田螺;
撿幾多,撿三籮;
比(給)籮公,比籮婆;
還有一籮“抦”埋床底
……
簡單的旋律,質樸的歌詞,好聽的曲調,這首民謠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民謠,其中相當部分是童謠,這首也不例外,如果是孩童唱起來更有韻味。隨著流行歌曲等多元文化的涌現,民謠逐漸遠去了。然而,無論是生活在鄉間還是旅居海外的長者,只要有人吟出開頭一句,就會喚起淡淡的記憶,就會停下匆匆邁進的腳步,一首首久違的童謠脫口而出。
這首老斗門哼唱的民謠帶著刻骨銘心的回憶,帶著父老鄉親的濃厚鄉音,你唱我和,唱出親情,唱出回味,從中獲得一種特別的感受:埋藏心底的鄉愁滋味。
(作者單位:珠海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