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假期過半,記者從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截至10月5日15時,全省納入監測的150家景區接待游客179.2萬人次,同比恢復85.8%(按可比口徑,下同);納入統計的14段古驛道重點區域,接待游客31.6萬人次,同比恢復78.3%;納入監測的13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共接待游客15.6萬人次,同比恢復77.9%。納入監測的71個鄉村旅游點和歷史古村落接待23.7萬人次;納入監測的75個重點公共文化機構接待32.5萬人次。目前全省A級旅游景區448家,正常開業接待游客的景區數量已達424家,復工復產率達到94.6%。鄉村游、短途游、歷史文化游等旅游方式受到廣大游客歡迎,在“文化賦能”的帶動下,省內假日夜游產品的豐富度進一步提升。
多元夜游產品展現城市魅力
廣東省內文旅市場的產品供給不斷優化,各地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場精彩持續。假日期間,鄉村游、濱海休閑游成為新風尚。河源埔前陂角村、東源仙坑村鄉村、江門新會石澗故事民宿入住率達90%以上;湛江市茂德公大觀園、螺崗小鎮、南極村民宿火爆,坡頭陽光玫瑰生態園舉辦的中秋賞月祈福、“開往五彩花田的火車”、金沙灣濱海旅游休閑區等均吸引大批游客。
與此同時,廣東豐富的夜間文旅產品為市民游客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助推夜游經濟新增長。其中,中山影城花燈文化夜市為游客打造沉浸式燈光秀,紫馬嶺公園水秀通過水幕電影和音樂噴泉的方式,汲取孫中山等當地文化元素,向游客、市民展示中山歷史文化和城市風采。
廣州各區、文旅企業也推出各具特色的夜游主題活動,吸引市民游客專程前往“打卡”。國慶期間,長隆歡樂世界在夜間推出了“世界青春電音嘉年華”系列活動,活動涵蓋了超大型幻彩燈光秀、異域風情時裝秀、電音打碟、無人機煙火秀、高難度火舞秀等演出,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特別是年輕客群,打造出沉浸式體驗。雙節期間,廣州市郊周邊游的主題也更加豐富起來,增城1978電影小鎮舉辦“月滿中秋,悅享華誕”雙節游園會等特色主題活動,吸引游客廣泛參與。從化溫泉永福漫街(粵創街)國慶期間正式對外迎客,粵創街融合文化、旅游、美食、創新等要素,推出特色美食嘉年華、集裝箱文創、親子樂園等節目,夜間客流量持續激增。
文旅融合新形式受歡迎
雙節期間,廣東多地結合應節主題等元素,讓文旅融合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中山市文化館、非遺中心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辦“我們的節日”——2020年國慶中秋非遺展演活動。深圳世界之窗上演的全新大型音樂舞蹈史詩《盛世紀》,講述海陸絲綢之路從發端至極盛、穿越千年的故事,傳遞中華民族千年輝煌,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燦爛的中國文明。錦繡中華今年雙節期間全新打造一條長1500米古色古香燈市,超3000盞宮燈、上千個燈謎,還有古代雜耍表演,讓市民游客片刻即穿越古代,領略深厚文化風情。
作為文旅融合的新形式之一,近年來,圍繞著當地歷史文化資源展開的研學游成為了學生、親子群體假期的熱門去處。記者從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2020年國慶黃金周前四日(10月1日-4日),位于韶關湞江的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大村)積極開展系列研學活動,其中在玉清書舍開展“愛上閱讀”讀書活動,吸引本地村民和游客240人;與茶花公園聯合開展“親近大自然”親子研學游活動,共吸引游客1090人,帶動餐費及伴手禮等消費萬余元。
此外,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之一的坪石研學基地則對已建好的“資本論”與中國經濟學教育歷史陳列、定友圖書館、管埠國立中山大學師范學院教育歷史陳列對公眾實行免費開放,2020年國慶黃金周前四日,共接待游客1506人次,帶動消費合計22萬多元。清遠連州文理學院舊址研學基地在2020年國慶黃金周前四日共接待游客130人次。
總體數據來看,國慶假期前四日,韶關共接待游客接待游客33.7萬人次,同比恢復65.3%;清遠共接待游客接待游客53.0萬人次,同比恢復68.7%;梅州共接待游客接待游客45.9萬人次,同比恢復69.6%;云浮共接待游客接待游客24.5萬人次,同比恢復72.2%。
南方日報記者 鄭潔琳 通訊員 粵文旅宣 穗文廣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