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XXX吧?我是公檢法部門工作人員” “你的身份證被用于詐騙”“你的某行銀行卡參與洗黑錢”“你涉嫌一宗刑事案件”。接通電話后,如果聽到這樣的說辭,請一定多留個心眼,這很可能是騙子盯上你了。4月6日,記者從惠州市反詐騙中心獲悉,近期惠州冒充公檢法詐騙案多發,僅在惠東縣,就有數名市民被騙。
2021年3月23日,惠東縣反詐騙中心接事主報警稱:其在家中接到一自稱是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陌生來電,對方稱其身份證被用于詐騙與涉嫌參與洗錢活動。于是事主按照對方指示,共享了自己手機的操作權,被對方轉賬走了20余萬元。
2021年3月25日,惠東縣反詐騙中心接事主報警稱:其在家中接到自稱是惠州公安的陌生來電,稱其名下的一張建設銀行卡參加洗黑錢,讓其添加一QQ號(昵稱:北京市備案管理)。事主于是按照對方提示進行操作,把卡內所有現金提出來轉到其農業銀行卡上,轉賬期間事主把接收的幾條短信驗證碼告訴了對方。后面事主起了疑心,并到農業銀行查賬戶,發現卡內的錢都已被轉走了。
2021年3月27日,惠東縣反詐騙中心接事主報警稱:其在家中接到一個自稱公安的陌生來電,對方稱其涉嫌一宗案件,并出示了假的警員證,要求其把資金轉進某一安全賬戶。事主按照要求進行相關操作后,卡內被轉走了2萬多元。
從上述案例,我們不難看出,騙子的詐騙手法就是冒充某某市公檢法部門人員,通過電話來電告訴受害者涉嫌某一案件、涉嫌違法犯罪,現已被通緝。然后要求受害者添加QQ做錄音筆錄等,添加對方QQ后,對方發送虛假警官證、虛假拘捕令等信息獲取受害者信任。最后,犯罪分子以查清資金為由,要求受害者打款至指定“安全賬戶”從而實施詐騙。
為此,惠州公安提醒廣大市民,留意來電號碼,凡是接到自稱公檢法人員的電話,提到安全賬戶、查清資金、轉賬匯款時,切記不聽、不信、不轉賬。
南方日報記者 林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