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維辰
繼多地收緊公辦高中收復讀生政策后,6月16日,重慶市教委印發《關于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的通知》(下稱《通知》),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堅決糾正為了“一本”升學率和名校錄取數舉辦復讀班,堅決糾正嚴重違背教育規律的行為,堅決糾正校際招生中的惡性競爭行為。
公辦高中是有限的公共教育資源,“高四生”“高考釘子戶”造成的重復教育會擠占應屆畢業生教育資源,對應屆畢業生來說有失公平。況且,“錄而不讀”也會破壞高校正常招生秩序,造成教學資源的嚴重浪費。要讓有限的資源最大程度惠及學生,禁止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很有必要。
2002年,教育部《關于加強基礎教育辦學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各地公辦高中不得占用學校正常的教育資源舉辦高中畢業生復讀班,也不得招收高中畢業生插班復讀”,此后也多次強調此規定。差不多20年過去了,還是有部分公立高中違規辦學,有的公辦高中明目張膽招收復讀生,有的以民辦高中名義招復讀生,但仍然利用公辦資源組織教學……毋庸諱言,從各地部門不斷出臺政策重申的舉動中,都反映出教育部的規定并未得到充分落實。
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現象屢禁不止,要從各地招收復讀生的動機講起。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對公辦高中投入不足,或公辦高中有經營性沖動,就會通過招復讀生獲得大筆學費收入,以此來充實學校的“錢袋子”,提高教師待遇。另一方面,與以前“落榜生”習慣復讀不同,當下的復讀生有很大一部分是“高分復讀”,許多人抱著非“985”“211”不上的情結來讀書,學校也很樂意招收這些人,以此提高名校升學率,打造出更好的升學成績。只要唯分數論、唯升學論不改變,這一現象恐怕也很難改觀。
那么,重慶市教委這次出臺的《通知》會動真格嗎?根據新聞報道,市教委將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陪同接待、直奔單位”的明察暗訪形式,重點查處違規辦學行為,對于不認真落實關于復讀生的政策,以及未認真做好政策解釋工作引起不穩定事件的,將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對紀律執行不嚴,打折扣、搞變通的區縣、中學給予嚴查嚴處。
這一攬子措施具有十足的懲戒力,釋放了嚴管不貸的信號,但如果要根治這一現象,還要從機制性成因入手,營建良好教育生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政績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