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李潤芳 蔣永生)7月13日,南方網記者跟隨“奮斗百年路·老區煥新顏——走進廣東革命老區”采訪團走進河源,了解河源特色產業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種下一片靈芝結出鄉村振興碩果
“成熟的靈芝會釋放出非常微小的粉狀物體,這就是靈芝孢子粉?!毖矍斑@位穿著白色背心、戴著草帽的老伯是河源市東源縣順景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海添,他站在4000平方米的靈芝標準化栽培基地,向記者講述如何通過培育靈芝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
據李海添介紹,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順景合作社是集赤靈芝科研、栽培、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該合作社正式成立于2007年,目前擁有農戶30多戶,年產赤靈芝子實體及赤靈芝孢子粉約計20噸。
“過去我們只靠種稻谷為生,收入僅能解決溫飽問題,現在參與合作社的農民個個都有分紅。”李海添算了一筆賬,按一塊錢分紅三毛錢,占股最多的股東最多可得20萬股金,折合分紅6萬元,即使是占股最少的股東的5萬股金,可得分紅1.5萬元。“我招收農戶有一條規則,就是只招留家的本地農民?!痹诶詈L淼膸ьI下,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走出栽培基地,一幢白色的現代化樓房矗立在美麗的東江河畔,這是以靈芝為主題打造的“靈芝小院”民宿。據了解,靈芝小院建筑面積1100平方,民宿所有房間面朝東江,背靠將軍帽山,每個房間32平方分別以靈芝品種命名,打造集生態、養生、休閑于一體的文旅路線。
整合特色資源 構造田園綜合體
夏日傍晚,微風徐來,一簇簇長勢喜人的稻穗在風中搖曳,高空俯瞰下兩條不同顏色的水稻“大魚”在稻海中游動,老人帶著小孩沿著新建的紅色棧道閑庭散步,這里是河源市紫金縣龍窩鎮新農村示范片。
據了解,龍窩鎮新農村示范片是紫金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確立的6個新農村示范片之一,示范片以琴江河和國道G236為主線,選擇沿線的嶂下、彭坊、牌樓等3個行政村進行連線成片規劃建設。
站在稻田向遠處望去,高聳的茶山連綿不絕,具有客家特色的古建筑羅列其中,景色宜人,令人心曠神怡。“我們彭坊村文化底蘊深厚,具有豐富的紅色資源,產業基礎好?!皳釉词凶辖鹂h龍窩鎮鎮委書記鄭遠程介紹,田園綜合體以彭坊村為中心,規劃布局為‘一軸二帶三區六園’,打造物色鮮明、宜居宜業、惠及各方的標桿型田園綜合體,建設成集生態優良的山水田園、茶香古韻的綠谷茶園、產業興旺的幸福家園于一體的美麗鄉村。
“這里以前臟亂差,現在改造后環境變好了,村民們都愛來這邊散步。”村民吉應傳是有50年黨齡的老黨員,他見證了彭坊村的蛻變。吉應傳告訴記者,村民們都非常支持新農村的改造工作,改造后的彭坊村煥然一新,農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轉變,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維護村容村貌。
農村環境變好了,農民收入提高了,特色產業幫助河源村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也助力河源鄉村振興實現彎道超車,走上了“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