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2018年,自治區黨委對賀州工作提出“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全力東融、加快發展”的總體要求,賦予賀州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的新定位、新使命,賀州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三年來,賀州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直部門和兄弟地市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主動服務自治區推進“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堅持“無外不快、無外不大、無外不強、無外不富”的理念,高揚東融主旋律,以全力東融為主線,啟動實施規劃、交通、產業、金融、人才、服務“六個東融”,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開辟了全力東融新路徑,跑出了經濟發展東融“加速度”。
永賀高速公路賀州段通車后,已成為中西部地區通往粵桂沿海地區最便捷的高速公路之一。 圖片來源:富川電視臺
這個“加速度”主要體現在:
一是經濟增長提速。2018年,全市GDP增長8.9%,增速排全區第3;2019年增長11.8%,增速排全區第1;2020年增長7%,增速排全區第2;三年全市GDP平均增長9.2%,排全區第1。
二是經濟總量躍升。東融天地寬,三年兩晉位。三年間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500億到突破700億,發展全面提速。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晉位升級,首次躋身全區第12位。
三是經濟效益增強。全市非稅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由2018年的37.7%下降至2020年的35.7%;三年稅收平均增速為13.9%,高于財政平均增速2.2個百分點。
2021年,賀州全市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長15.6%、增速排全區第2,持續跑出東融“加速度”,充分展現賀州全力東融的強勁勢頭和發展后勁。賀州的主要做法是:
二是堅持交通先行,邁出交通東融新步伐。按照“擴高速、建高鐵、修機場、造碼頭”的布局,加快打造東融大通道,基本形成鐵路、高速路、干線公路、內河航道一體化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每日途經的動車104次,擁有4條出市、出省高速公路通道。2020年賀巴高速(昭平至蒙山段)竣工通車,提前一年實現“縣縣通高速”;建成賀州港馬江作業區4個1000噸級泊位;常態化運行“賀州—北部灣港”桂東海鐵聯運班列,成功入選民航局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名單。在建高速公路3條,賀州黃姚機場、桂江沿線船閘改建等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賀州正加快融入大灣區1小時經濟生活圈。
三是堅持產業優先,探索產業東融新模式。坐在辦公室都是問題,走進大灣區都是辦法。賀州以產業東融為核心,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和“抓創新、創品牌、拓市場”的思路,瞄準大灣區市場需求和產業外溢趨勢,主動走出去,大抓產業、抓大產業。創新招商模式。采取駐大灣區聯絡處“引”、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投”、東融新產業育成中心“育”、工業園區“產”的辦法,探索試點科研孵化在大灣區、產業生產轉化在賀州的“雙飛地”經濟模式,引進了天微電子、億航無人機等103個新經濟新業態項目。高位推動 “灣企入桂”。市、縣(區)主要負責同志常態化到大灣區招商;組建8個招商工作組,共146人深入大灣區,開展定向招商。今年1-7月,全市新引進項目95個,其中新引進大灣區項目54個。實現產業無中生有。規劃建設廣西黃金珠寶產業園,吸引深圳黃金珠寶加工企業組團遷移,截至目前,產業園已入駐企業46家(灣企37家),實現產值69億元,年內有望突破100億元。
四是堅持改革創新,取得要素保障新質效。以改革創新的思維推進金融、人才、服務東融,提升東融的要素保障水平。創建自治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范區,設立產業基金,助力東融產業項目落地投產。以深圳、廣州招才引智工作站為突破口,與大灣區高校、科研院所探索建立“飛地實驗室”“飛地研發中心”;引進博士團隊建設“廣西—大灣區”藥物創新中心,形成了“一個博士帶一個團隊、孵化一批項目、培育一個產業”的良好態勢。對標大灣區一流營商環境,率先在全區組建市重大項目建設服務中心,設立營商環境局,整合1400多項政務事項進駐市民服務中心,1180個審批事項“只進一家門”。投資8億元的軟視科技項目創下了1天注冊、3天簽約、7天入園的新紀錄。
賀州主動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近年在廣州舉辦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捧場。 駱怡 攝
三年的東融實踐充分表明: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東融”的“賀州模式”、“賀州經驗”已經成為建設壯美廣西、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的生動實踐。賀州市委、市政府榮獲“2019年廣西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獎勵集體”稱號,2019—2020年連續兩年獲評全區績效考評一等獎。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先后四次親臨賀州調研指導,對賀州發展給予高度肯定,自治區主席藍天立也專程到賀州對全力東融、招商引資和全面投資的體制做出了詳細的指導和幫助。今年6月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評價賀州“區位優勢獨特,生態環境優美,這些年發展變化巨大,各項工作取得顯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