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沉睡的古村在現代化的跫跫足音中醒來。面對城市更新的湯湯大潮,它懷抱中的傳統人文能否安然如初?它引以為傲的千年風俗將如何平穩流傳?它所擁有的陳舊設施怎樣煥發新貌?
在一片現代都市四面包圍的村居,一年一度的“玉巖誕”向遍布四海的子孫們,發出源自祖先的號召。蘿峰村里,回歸家鄉的眾人濟濟一堂,共敘宗族情誼。
在一片高層民居環繞的中心腹地,一簇古時宗祠依然青煙繞梁、鐘鼓不絕。這里是黃埔區文沖村,當代村民虔誠地守護著先輩曾經生活過的土地。
悠悠古村落,慣看春風秋月。以蘿峰村“玉巖誕”為代表的民俗活動,連同以文沖村古祠堂為代表的老式建筑,共同寄托了黃埔人的濃厚故土情。
在黃埔區城市更新的進程中,現代化、城市化的生活條件,與傳統文脈并非對立關系。二者有機共存于百姓對美好生活的精神物質向往中。
蘿峰村
舊改帶溫度:民俗活動“原汁原味”
有著近800年歷史的蘿峰村,是廣州東部傳統村落發展的縮影。如今,古老的蘿峰村在舊改過程中,經歷了如何傳承本村文脈風俗的考驗。
對于舊改操盤手星河灣集團而言,這是他們在廣州打造的首個舊改項目?!拔覀円龅膽撌恰\上添花’,而非‘拆舊建新’;不能是簡單的‘大破大立’,而要‘有機改造’。”星河灣集團廣州區域副總裁沈群明對該村的未來信心滿滿。
歷史文化悠久,民俗風情濃厚,是蘿峰村的文化特色?!懊磕贽r歷五月二十的‘玉巖誕’和九月初一到初三的‘蘿峰會’,是村里最熱鬧的民俗活動,有一千多人參加。” 蘿峰社區黨委副書記、鐘氏文化協會會長鐘志光介紹。
為了尊重舊有民俗,星河灣集團在蘿峰村的改造中,尤其注重對古建筑的保護。他們邀請了永慶坊古建保護團隊實地調研、論證后,對于零星分散的古建筑,通過手工拆除、逐個編碼等方式,在遷建地原樣復建,實現整棟建筑的“隔空轉移”,確保每座建筑“原汁原味”。
保留民間傳統的同時,蘿峰村依然要通過舊改實現村居環境的優化?!叭旰?,黃埔66條舊村改造拆遷項目完成。屆時各村會陸續招商引資。如何亮出蘿峰村的特色,將影響招商成效。”沈群明提到,這是開展舊改之時,項目方就要考量的問題。
蘿峰村力圖從“樂業”方面著手走高品質村居路線。該村三面環山,風景秀麗?!拔覀円搿母拍?,比如挖建荷花池等,力求‘抬頭見山,低頭見水’。”沈群明坦言。改造期間,星河灣集團因地制宜,尊重村落的天然肌理實施舊村改造。
“舊改是帶有溫度和感情的,不僅僅是商業化?!鄙蛉好鬟@樣闡述其改造理念。此外,蘿峰村的新房設計通過現代建筑手法,重新演繹了傳統中式風格。不僅有美觀安全的亭臺樓閣、雕鏤穹頂,甚至連房間的空調百葉都用典雅的中式波浪花紋裝扮。
蘿峰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經聯社社長鐘永源指出:“為了提升高品質的住宅質量、優化小區環境。我們特地要求道旁樹栽種的是‘全冠樹’,這就讓小區環境賞心悅目?!蹦壳?,蘿峰村改造項目已實現簽約3365棟,總體簽約率達96.70%。
歷史常駐足:磚瓦搬家“陳舊”如故
文沖村舊改項目的標書還沒看完,該村村民代表陸聰泰便將一名投標者“剔出”了備選項目方的名單。理由很簡單:對方在表述中混淆了“文物建筑”和“優秀歷史建筑”的概念。
文沖村
“弄錯了專業術語,就說明他們沒有理解古建筑文化。這種團隊是做不好文沖村舊改項目的?!标懧斕┲毖裕骸巴稑苏邅砹艘粋€又一個,相對于他們開出的價錢,我們更關注競標方的業務能力本身?!?/p>
除此之外,文沖村還與舊改項目方約法三章:首先,工程不準外包,項目方必須有自己的施工隊伍;其次,參與競標的單位都要在村民的監督下,于一塊空地建造一幢房屋以自證水平;最后,村里代表需前往競標單位正在進行的其他項目工地實地考察。
規則匯成一句話,就是:競標單位應當接受文沖村考核并充分證明,其具有足夠的知識、經驗、團隊和能力,承擔得起擁有眾多古建筑的文沖村舊改項目。
素有“嶺南魚米之鄉”美譽的文沖村,坐落著一座逾800年歷史的陸氏宗祠,并有私塾、碉樓等一批古建筑。在村民眼中,一片片磚瓦都凝結了文沖氏族文化、龍舟文化、以及生活習俗等非物質文化。
因此,如何能“修舊如舊”,讓村民能夠留住回憶,記住鄉愁,又能在此基礎上,融入現代化氣息,方便居民的生活,成為了當地舊改的重點考量事項。
為此,建設方遵循村民意愿,邀請了廣州市有關專家、高校教授,前往文沖村走訪調研。做足了前期功課,項目組決定依托于文沖現有的水系,以300多年歷史的陸氏大宗祠為中心,將超過35座古建筑一磚一瓦進行編號,逐塊“搬遷”至文沖風水塘邊,沿文沖水系由東至西搭建古建筑廣場,形成一條橫向空間主軸,構建未來新型小區的文化“心臟”。
目前,文沖古建筑群的改造工作已完成了一、二期工程。完工后的風水塘古建筑廣場,成為村民每天晚上散步的必經之地。三期古建筑的“搬家”工作,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這是黃埔區第一個舊村改造項目的組成部分。”項目建設方有關負責人表示:“文沖村開好舊改的頭,對全區的城市更新都具有示范效應。”
黃埔區堅持全面改造和微改造雙管齊下,推動傳統古村落、歷史文化街區、江心島等保護活化利用,累計修繕文化保護單位107個、歷史建筑3.5萬平方米,挖掘保護了一批歷史文化遺存,留住了城市歷史印記。
村城無區隔:民生配套“走向前列”
延續傳統文化、保留歷史文物,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舊改期間,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同樣致力于滿足百姓對美好物質生活的向往。
蘿崗街蘿峰社區正處于黃埔政治文化中心。周邊高快速公路和城市主干路網發達,與廣州中心城區及周邊城市溝通聯系便利。同時,這里環境優美、歷史悠久,至今仍然保留著完好的玉巖書院、蘿崗香雪公園等文物或景點。
由于歷史原因,蘿峰社區長期存在“一腳在城、一腳在村”的城鄉二元結構,功能、環境、景觀極不協調,亟待通過舊村改造實現村城融合發展。
為了獲取村民的理解與支持,蘿峰社區中的蘿峰村舊改項目布局了完善的公共配套設施,包括1所小學、1所完全中學、4所幼兒園和托兒所,以及衛生服務中心、老年人福利院、公交首末站、居民健身場所等。
“村里還將引入深圳天安駿業集團參與村集體物業的策劃、招商和運營,計劃引入中興通訊、鐵漢生態、皓麗科技等企業,助力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沈群明談到。
蘿峰村是蘿峰社區舊改的典型。根據《蘿峰舊村改造實施方案》,蘿峰社區改造總用地面積79.44公頃,建筑面積236.53萬㎡,將建設一個集優質生活、休閑購物、娛樂康體、自然生態、科創辦公于一體的城市更新改造項目。
“改造以后,我們村的道路一拓寬,消防車就能進來,降低了不少安全隱患,同時,以后老人在社區就能看病,孩子在社區就能上學?!碧}峰社區村民鐘大哥說,自己去年5月就早早地簽約,同時發動身邊的親戚朋友配合改造工作。
在村民們眼中,舊村改造的同時,城市建設也在進行。當村莊搭建起完備的現代物業,村民的生活亦如在城市中。
舊村生活邁向城市化的進程中,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不讓一村落下。在2022年底要完成簽約拆遷的66個重點舊村改造項目里,該區已建成教育、醫療、休閑、商業公共服務設施超20萬平方米。全區舊城改造完成后,可提供公服用地430公頃,計劃新增公配建筑面積690萬平方米。
“未來的優質學校、醫院、人才公寓數量會走在前列?!睆V州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黃東說,今后,該區學校、醫院、人才公寓等設施將接近歐美發達國家水平,打響黃埔教育醫療的品牌。
【南方日報記者】李鵬程
【攝影】劉力勤 實習生 陳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