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檢查技術的進步,腦轉移瘤的發現率越來越高。面對種類繁多的治療方法,患者及家屬該如何選擇呢?
10月12日,記者從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獲悉,即日起,逢周一下午,該院增開腦轉移瘤門診,出診專家為該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及腫瘤綜合診療科主任蔡林波。
腦轉移瘤是指腦以外部位的腫瘤通過特定的方式,進入到顱內形成的一種腫瘤。臨床研究表明,2/3的顱內轉移瘤病人在其生存時間內有癥狀出現;16%-25%的乳腺癌病人、20%-30%肺癌病人及40%-60%的黑色素瘤的病人會發生腦轉移瘤。腦轉移瘤生存期主要與患者的一般情況、原發腫瘤以及轉移灶的體積、大小、部位等有關。
目前,腦轉移瘤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外科手術切除治療多發腦轉移瘤,不僅可以切除腫瘤、降低顱內壓、緩解癥狀,還可明確病理診斷,為下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當患者有原發灶時,做病理檢查可明確分型,在基因層面做突變檢查,觀察是否與原發灶一致,從而判斷能否使用靶向藥物。放射線治療包括全腦放射治療和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較全腦放療小。此外,靶向和免疫治療也是重要的治療方法。
【南方日報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