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度過數十年光陰的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增城區東華村黨委書記黃海橋在履職中始終關注鄉情,細心為村民謀福利。自當選為人大代表以來,一直堅持立足基層實際,傳遞農民聲音。
2018年,黃海橋提出將村兩委任期改為五年的建議,已被實施采納。去年,他提出關于建設和完善村居醫療站點的建議,亦得到有關部門積極回應。如今在東華村,衛生站被設置在村口最醒目的位置,里邊交費窗口、藥房、診療室等一應俱全。
“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既是一份榮耀,也是一份責任?!秉S海橋表示,今后將繼續通過盡責履職,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工作。
掛心基層普惠醫療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來,身為農村基層干部,黃海橋迅速投入村居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此期間,他觀察到村居醫療站點發揮了重要作用?!搬t療站點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為基層防疫提供了很好幫助?!?/p>
由此,黃海橋萌生出建設和完善村居醫療站點的想法。結合村里鄉親的反饋,一些得了慢性病、高血壓的老人以往都要去鎮上醫院拿藥、看診,不僅費用高,路途較遠也給他們造成了不便?;诖?,黃海橋前往基層醫療做得較好的花都區進行調研。
黃海橋在調研中了解到,當地自2008年起開始在農村衛生站建立農民“一元錢”看病制度,以區政府為主導、實現醫保全覆蓋,村民在村衛生站看病,只需要交一元的掛號費;若需注射,則另交一元錢注射費,藥品及診療費則全免。
“這讓村民舍得花錢去看病,足不出村就可以診治一般常見病、多發病,改變農民‘小病拖、大病扛’的就醫習慣?!秉S海橋感慨道。
參考“花都模式”,黃海橋還發現,由鎮街衛生院醫生擔任村居醫療站點站長,推動護理人員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衛生站的醫療質量才能得到保證。據此,去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他提交建設和完善村居醫療站點的建議,“不僅能減少村居群眾外出就診的時間和成本,還有利于以后實行居家養老,也為今后農村預防和應對傳染病打下基礎。”
而今黃海橋所在的增城區已成功實行“一元錢看病”模式,還將其納入了2020年全區“十件民生實事”。
此后,黃海橋也一直關注農村醫療話題,閉會期間,依然持續調研,致力于推動制度更加完善?!拔覀儸F在采取了‘醫保報銷、區財政兜底’的雙疊加模式,真正讓村民看病只需支付一元錢?!?/p>
關注村居幼托所建設
自2002年4月起在東華村任職起,黃海橋先后歷任鎮、區、市人大代表,已做了16年代表的他認為,當好代表,關鍵是要把履職和本職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及時把工作和生活中收集到的基層意見傳遞上去”。
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黃海橋外出學習機會變多,眼界也變得更加開闊。深入各地鄉村調研脫貧情況、研究大型企業的扶貧措施……“對我來說很有借鑒意義,這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p>
前往全國各地考察的經歷,也幫助黃海橋提出更加精準高質量的建議。比如在參加由全國人大組織的在四川畢節的視察后,他意識到雖然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呈現出與傳統農業不同的體系門類、產業形態、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向,但是現行農業統計制度仍是傳統的農林牧漁業,已經不能全面反映現代農業發展狀況、農業整體規劃發展的實情。
“依靠現有農業統計制度進行公共決策、制定政策,會缺乏客觀準確的科學依據?!苯Y合該情況,2020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黃海橋提出建立現代農業統計制度的建議,收到國家統計局回應,表示將對現代農業統計指標等進行完善。
今年,黃海橋將重點關注村居幼托所建設。疫情期間,很多年輕人回到村里,經過走訪調研,他發現幼兒的養育問題,正成為困擾新手爸媽的難題?!?歲以后孩子才能進幼兒園,之前怎么辦?很多家庭是雙職工,孩子沒人帶,很多人都向我表達了希望有接納3歲以下幼兒的幼托所的需求?!?/p>
南方日報記者 陳伊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