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邪教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現場,觀眾認真觀看宣傳展板、踴躍參與互動。洪博 攝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正在進行的是鳥類動物禽流感抗體檢測——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和靈長類動物B病毒抗體檢測——ELISA試驗……”4月15日,在位于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景區的廣州海關國門生物安全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里,廣州海關所屬番禺海關檢疫專家李紅超正在還原動物疫病檢測實驗,向公眾揭開野生動物隔離檢疫過程的“神秘面紗”。
當日是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由廣東省普法辦、省司法廳、省國家安全廳主辦,廣州海關等單位承辦的廣東省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暨法律法規展覽啟動儀式在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景區舉行,南方+客戶端對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
當天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實施首日,筆者深入走訪教育基地內的野生動物隔離檢疫監測點以及天鵝湖“生物安全法”展區,以寓教于樂的方式科普生物安全法知識。
規定國家生物安全準入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于2020年10月17日正式通過,并于2021年4月15日起實施,這為我國防范生物安全風險和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了堅實的法律支撐。
廣州海關法規處處長吳煒介紹,生物安全法旨在維護國家安全,防范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物安全法的出臺,對有力維護國門生物安全意義重大?!眳菬樥f,生物安全法規定了國家生物安全準入制度,明確了海關對進出境和過境生物安全風險進行處置的職責,為海關開展生物安全領域執法活動提供根本遵循。
在當天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現場,“3分鐘海關課堂”以國門生物安全法治宣傳為主線,串起多項法律知識。天鵝湖“生物安全法”展區里,200多幅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律知識和法治案例圖片,形象生動地宣傳著生物安全相關知識,吸引了大批游客駐足。
“‘戰神’甲蟲看起來人畜無害,它真的這么危險嗎?”參觀過程中,一名中學生提出疑問。
“這個活體甲蟲成蟲是廣州海關在進境郵包中截獲的。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甲蟲等各類活體動物均屬于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物品。該甲蟲產地未知,檢疫狀況不明,可能攜帶疫情疫病,一旦逸散定殖,將對我國生態環境、生物安全構成威脅?!敝v解員、廣州海關關員劉晶詳細進行解答。
進出境人員應開展健康申報
生物安全同樣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廣州海關法規處副處長徐荔表示,生物安全法還規定了特定時期的生物安全緊急措施和常態運作的生物安全監測預警措施,為有效防范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奠定堅實基礎。所有進出境人員均應開展健康申報,接受海關醫學巡查等衛生檢疫措施,如實回答問詢,提供涉及衛生檢疫的詳細信息,主動申報健康狀況。
不少人在國外旅游時,會帶寵物或是植物回國。“根據生物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攜帶動物、動物產品、植物種子、種苗等其他繁殖材料的進境的,必須事先提出申請,并辦理檢疫審批手續,確保所攜帶物品不存在生物安全風險?!毙炖筇嵝选?/p>
此前,廣州海關所屬廣州郵局海關在1件自日本寄往廣州的進境郵包中便截獲了一批“多肉”植物,后經專業部門鑒定,確定其中部分植物為瀕危的仙人掌孔雀花屬植物。
不僅“多肉”植物,攜帶任何動植物入境都需注意。生物安全法拓展了生物安全的法律內涵,在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生物技術研發與應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資源、生物恐怖與生物武器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實現了對生物安全風險的整體性、針對性防控。
徐荔說,生物安全法為中國筑起一道生物安全的法治“防火墻”,接下來,他們將持續開展宣傳普法活動,讓法律制度落地生根見實效。
南方日報記者 陳伊純 通訊員 關悅 劉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