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東新聞5月7日電 (蔡敏婕)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長期甚至伴隨終生的慢性疾病,對患者自身的疾病管理要求比較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皮膚科鄭捷教授表示,近年來隨著病理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生物制劑的出現,銀屑病目前已實現了可治和可預防復發,但仍然需要患者長期甚至終生進行治療,同時呼吁銀屑病患者一定要謹遵醫囑,接受長期規范化診療。
在生物制劑出現之前,銀屑病臨床上多采用局部用藥和系統治療的傳統治療方式,安全性較差。鄭捷介紹:“隨著白介類生物制劑的上市,銀屑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也取得飛躍。此次中國銀屑病臨床試驗結果發布,確認了依奇珠單抗注射液的療效和安全性,為臨床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今年美國皮膚病學會年會公布依奇珠單抗用于中國成人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每兩周使用一次80mg的患者,在第12周時有82.4%達到了PASI 90(即能清除患者身上90%的皮損),而PASI100的應答率也達到了33%。
此前,依奇珠單抗注射液于2018年被納入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并于2019年8月29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成人中重度斑塊型銀屑病。但這一銀屑病治療制度劑尚未得到廣泛應用。
鄭捷表示,對于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治療的銀屑病患者來說,生物制劑的經濟負擔仍很重,若能進入醫保,將讓更多患者享受到現代醫學的成果。作為臨床醫生的一員,他也提倡在三級醫院和基層醫院之間建立皮膚護理治療體系,相信規范化診療可帶來長久獲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