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就是從農村出來的,父母期望很簡單,通過讀書去到城里掌握謀生的技能?,F在是換一種身份回去,如果能教會他們掌握在農村謀生的技能,是非常有意義的?!闭勂鹜渡矸鲐毠ぷ鞯某跣?,岑宇鏗的眼里總閃爍著光芒。岑宇鏗是廣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派駐梅州市五華縣棉洋鎮竹坑村第一書記。12月2日,廣東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岑宇鏗是受表彰的對象之一。從官塘村到竹坑村,岑宇鏗跨過珠三角、粵西和粵東,在“戰線”綿延上千公里的廣東農村大地幫助數百個家庭走出貧困。時至今日,濃厚的鄉土情懷和改善農民生活的使命感仍在驅使他前行。
農村生活鍛煉了岑宇鏗的堅毅性格,也在他心中種下改變農村面貌、改善農民生活的心愿。2009年,得知公司將選派干部到增城中新鎮官塘村駐村時,岑宇鏗毫不猶豫報了名。
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岑宇鏗擔任集團派駐增城市中新鎮官塘村黨支部副書記,參與“干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2010至2012年度,他參與了陽江市陽西縣竹徑村的第一輪“扶貧雙到”工作;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他作為集團派駐湛江雷州市企水鎮塘頭村任黨支部副書記,參與第二輪“扶貧雙到”工作。
2019年5月至今,在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刻,他再次扛起重擔,擔任交投集團派駐竹坑村第一書記,開始了精準扶貧之路。
扶貧工作,脫貧致富是關鍵。在幫扶湛江雷州時,他創造性提出“電商扶貧”項目,以“網上平臺+線下基地+農戶+團購”的新模式,幫助湛江地區扶貧村銷售農產品超過600萬元,扶貧村人均年收入增加2470多元。2019年,岑宇鏗剛到竹坑村扶貧時通過朋友了解到有“中國黑寶”之稱的五黑雞品種,是經濟價值較高的品種?!爸窨哟迦荷江h繞、綠樹成蔭,正是養雞的好地方!”岑宇鏗隨即為竹坑村確定了山上種茶、山窩養雞的發展方案。
目前,竹坑村不僅建成了4000多平方米養雞基地,為貧困戶實現分紅69.593萬元,還種植了254.6畝茶葉,建立了覆蓋村、貧困戶和全體村民的收益分配機制,帶來集體收入200多萬元;岑宇鏗創立的“同福雞”“同福蛋”品牌被納入廣東省首批扶貧產品名錄,在廣東省政府采購網、東西優選網年銷售額突破470萬元。
此外,他還帶隊建立廣州市首個高速公路服務區扶貧消費平臺“駐村人+”扶貧館,線上線下已累計銷售扶貧產品132萬元。通過幫扶,岑宇鏗推動交投集團三個幫扶村達到退出貧困村序列標準,298戶1052人達到脫貧退出標準。
“用心用情用力”是岑宇鏗最常提到的一句話,“扶貧不是冷冰冰的工作,要同時帶著責任和感情,多和群眾交流,多為群眾干實事,才能真正地幫到他們”。岑宇鏗為鄉村做出的奉獻,村民們都看在眼里。在村里,他是第一書記,也是“服務員”,電話成了“熱線”,稱呼成了“村長”,哪家有難事,他都能主動幫助解決,哪家有喜事,也總會想到先告訴他。
“鄉親們的生活在一天天變好,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十載扶貧路,岑宇鏗將滿腔熱情獻給了扶貧村。初心不改,情懷依舊,岑宇鏗的扶貧之路還在繼續。
南方日報記者 黃進 實習生 陳雪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