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由于廣東省體育局指導、廣東省體育場館協會主辦的珠江體育場館論壇召開。論壇中,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彭維勇作為特邀嘉賓來到現場,為與會者帶來了題目為《當代中國體育建筑發展戰略與政策導向》的分享。
彭維勇從中國體育建筑的現狀談起,結合國內各類運動場地的數量,指出國內體育建筑存在城鄉發展之間不平衡、老城區與新城區比例不平衡、學校體育設施與社會體育設施不平衡、夏季項目與冬季項目比例不平衡等一系列問題。
與此同時,彭維勇還從體育建筑政策的導向出發,在深化場館運營管理改革、因地制宜建體育設施、挖掘學校體育場地資源、規范體育場館公共安全服務供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觀念。
“體育場館要成為全民健身的陣地,也要成為繁榮賽事表演業的重要支撐。結合目前國內體育場館發展情況以及總結國際上流行的趨勢來看,未來體育場館將向小型化、專業化、舒適化、便捷化和安全化等方向去發展?!迸砭S勇說。
在彭維勇看來,體育場館要解決好以賽事為核心的內容,因此特大型的場館融入城市時會造成一些不便捷,對交通的影響非常大。隨著新技術的應用以及疫情帶給大家的一些反思,未來體育場館更加趨向于做好身邊的場地建設,打造更多的體育公園,在公園的綠地上建設更多的場地設施。
以足球場地為例,彭維勇表示目前國內社會足球場的建設距離足球強國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國家未來將會更多支持社會足球場、校園足球場、社區球場的建設。與此同時,也將會充分利用城市周邊的土地、舊廠房的更新改造、商業綜合體的轉型,打造更多的體育設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彭維勇還結合國際體育場館發展的趨勢,為廣東未來的體育場館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廣東是改革開放前沿,體育場此前承接了全運會、亞運會等大型賽事,因此在設施建設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對于現有體育場館,要在‘用好’兩個字上下功夫。另外更多要在場館競賽表演業方面打造自己的賽事IP,培養更多的賽事品牌,形成廣東特色的賽事文化,培育更多賽事主體?!迸砭S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