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期間,人員感染新冠的風險增大。一旦發生疫情,廣東將如何快速響應和處置?
2月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在廣東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廣東省按照片區成立了6個應急處置工作組,由省衛生健康委領導和專家組成,具有豐富的現場處置經驗,各地市也成立2個應急處置工作組。
春節期間,每天有2支隊伍24小時值守,一旦發生疫情,可立即集結,奔赴現場,與當地一起開展疫情處置工作。同時,流行病學調查、核酸采樣、核酸檢測、臨床救治、院感防控、衛生監督等6支專業隊伍處于待命狀態,前方有需要,后方可立即調度支援。
對于核酸檢測,目前全省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已達到677家,核酸采樣人員共6.32萬人,檢測人員共9230人,每日單采最大核酸檢測能力達到150萬份。如果采用10:1混采,每日單采最大核酸檢測能力1500萬份。
全省制定縣區級響應、市級響應和省級響應“三級”應急響應啟動方案,組建2200人的省級機動核酸采樣隊和510人的省機動核酸檢測隊,可在1小時內集結出發,迅速填補疫情發生地篩查能力不足。
對于大眾的核酸檢測,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上線使用廣東省新冠檢測服務平臺,實現核酸檢測預約、采樣、檢測、結果反饋全流程信息化,并明確全省不再收取核酸檢測掛號費,要求醫療機構在夜間和周末安排足夠人手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方便群眾便捷、快速核酸檢測。
對于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救治,廣東重新梳理確定3家省級定點救治醫院、32家市級定點救治醫院和121家縣級后備醫院,持續優化定點救治醫院體系;按照屬地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總床位數的10%準備定點醫院救治床位,按照救治床位數的10%準備ICU床位,保障救治床位充足。
同時,充分發揮54家三級甲等公立醫院“組團式”緊密型幫扶78家縣級公立醫院機制作用,或由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指定三級醫院分縣包片,全面提升縣級后備定點救治醫院和全省縣域醫共體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充實高水平的救治專家組,建立常態化每周兩次在院病例定期會診制度、重癥以上患者每日參加國家會診制度,建立常態化防控醫療救治專家組省三線專家工作制度及春節假期期間專家值守制度,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
【記者】朱曉楓 余嘉敏 昌道勵
【視頻】鄧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