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記者/靳延明)春到嶺南木棉紅,鑼鼓聲聲賀新年。農歷大年初三,東莞各文旅景點人氣滿滿,村社區傳統民俗活動接連上演,文化場館精彩活動不斷……在傳統文化中,大家感受東莞濃濃年味。
麒麟引鳳是東莞道滘鎮的民間傳統舞蹈、省級非遺項目。每年春節,道滘鎮各村都舉辦麒麟引鳳表演,寓意麒麟獻瑞,鳳舞吉祥,為新春佳節增添濃郁的喜慶氣氛。
正月初三下午,在道滘鎮的大嶺丫村,該村麒麟隊和曲藝社表演的“麒麟引鳳”正在精彩上演,吸引了不少村民圍觀。伴隨著沖擊力極強的大鑼、大鈸的節拍以及嘹亮的鎖吶,表演者模仿著禽類動物展翅、昂頭、伸爪縮爪、啄物的種種動作,最后麒麟與鳳雙雙共舞,皆大歡喜收場。
麒麟舞不遠處,該村舉行了“劃龍舟賀新年”傳統文化活動,在細氹河道上,船漿擺動、水花濺起,村民紛紛登上龍舟,體驗龍舟競渡的樂趣。據了解,農歷新年該村有“犒龍舟”傳統,犒船者會把燒酒、龍船餅等物品連同標旗一起送上龍舟,在鑼鼓聲中劃過水面。
村民葉先生特意帶自己8歲的孩子來觀看演出,他說,舞麒麟、劃龍舟等非遺文化為春節帶來濃濃的節日氛圍,同時春節是非遺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景,希望小孩能從小了解地方文化。
位于道滘鎮文化中心的東莞粵劇曲藝文化館春節期間正常開放。展館分為歷史區、名人區、數字影視區、粵劇知識區等,全面地展示東莞粵劇曲藝百多年的歷史面貌。
東莞市文化館道滘分館館長葉建波介紹,從大年三十開始,該館每天都有近百人參觀,他們既有本地的市民,又有留莞過年的群眾。通過參觀,觀眾了解到了東莞優秀傳統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尤其粵劇粵曲文化源遠流長,體驗到粵劇的精彩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