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筆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近日,河源市龍川縣鶴市鎮村民發現一只亞成體、重4斤、長約50厘米、年齡約5個月的雄性中華穿山甲。筆者了解到,這是河源市龍川縣近10年來首次發現中華穿山甲。
據了解,6月1日,龍川縣鶴市鎮村民陳某外出散步,發現一個物體在爬行,待其走近時,該物體已圍成一團,經細看才發現是一只穿山甲。陳某隨后撥打110,民警接警后立即通知了龍川縣鶴市鎮林業工作站。后經龍川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初步檢查,該穿山甲重4斤,長50多厘米,身上無外傷,為亞成體。根據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要求,龍川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于當天下午4時許,已將穿山甲送往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由該中心對穿山甲進行保護和放生。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對該穿山甲進行體檢,確定其身體情況良好,為中華穿山甲。
龍川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這是近10年來龍川縣首次發現活動中華穿山甲,這與該縣生態環境的變好、群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增強、野生動物執法更嚴、野生動物監測和保護的技術不斷進步等因素息息相關。據悉,近年來,該縣為有效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不斷加大對轄區內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開展各種形式的普法宣傳,群眾對野生動物的自覺保護意識也明顯增強,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得到救助。
此外,2020年2月,河源市紫金縣發現了穿山甲活動痕跡,后續相關專家證實河源存在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分布;2021年1月中旬,河源市和平縣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中華穿山甲在不同洞穴處野外覓食的活動影像。另外,2020年,廣東在深圳、惠州、肇慶、韶關、河源、潮州等6個地市的野外監測中拍攝到8-10只中華穿山甲活動的影像,潮州、惠州還先后兩次放生了2只中華穿山甲。
近年來,我省采取科學研究、野外監測、建立保護小區、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活動等方式,全方位加大對全省穿山甲保護拯救力度。2020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在廣州正式成立。該中心采取局省共建模式,廣東省林業局將組織專家團隊對穿山甲進行深入研究,做好穿山甲的野外調查工作,共同推進國家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建設。
南方日報記者 邵一弘 肖雄 通訊員 林蔭 徐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