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凌晨2時,廣州荔灣,孕產婦魏發芝乘坐“愛心孕媽媽”專車抵達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南方日報記者 張梓望 攝
■我在中高風險區·記者疫線日記
多年后,魏發芝的孩子也許會知道,自己來到世界的旅程中,有如此多的坎坷與溫暖。
6月初,廣州疫情防控突然升級,荔灣南片區實行封控封閉管理。家住沖口街的孕產婦魏發芝一家人揪緊了心,擔憂孩子是否能順利誕生。
在中高風險地區,孕產婦等特殊人群就醫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
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唐敏說,目前荔灣南片區內有超過2500名孕產婦,實行的是分類分級管理模式,普通孕婦可到屬地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產檢,嚴重高危的產婦可到定點醫院進行檢查。
“醫療資源是有保障的?!碧泼粽f,目前,廣州市已經派出三甲醫院的專家,到荔灣南片區的白鶴洞街和中南街等9條街道,他們將全面負責轄區內孕產婦的醫療工作。
●南方日報記者 黃錦輝 實習生 陳迪安
“愛心孕媽媽”專車
一場凌晨的愛心轉送,守護了新生命的誕生。
6月8日凌晨2時,一輛出租車緩緩駛入荔灣區婦幼保健院,打開車門,孕產婦魏發芝走向后尾箱,拿出了住院的“家當”。
“老婆已經過了預產期,但還是沒生?!闭煞騾菞澲钡煤埽ε掳l生意外。在他聯系居委會后,很快社區醫院醫生便聯系他,征詢轉運孕產婦的時間。
6月7日,吳棟接到了電話,時間定在6月8日凌晨。
深夜接送,難免會有不便。吳棟倒是多了一份理解,“我老婆情況還算穩定,商量后,決定讓其他情況更緊急的孕婦先用車,我們晚點沒關系?!?/p>
1時50分,魏發芝帶上提前備好的行李和新生兒用品下樓,愛心專車司機李世橋正在村口等候。
2時30分,一家人成功辦理入院,靜候新生命的降臨。吳棟說,孩子在特殊時間出生,希望他經歷過這一次歷練,能更好地成長。
“等他長大后,會告訴他,在你出生時,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幫助。”魏發芝說。
唐敏介紹,實施管控后,很多孕婦出行受限制。在經過協調后,保健院派出了“愛心孕媽媽”專車,為生產的孕產婦提供一對一接送服務。
深夜時分,在荔灣區保健院門口,專車司機還在等待。那將是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奇妙旅程。
家門口的特別產檢
在廣州白鶴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高危產科助產士張露忙著打電話,安排轄區內的孕婦進行產檢。
5天前,張露與3名同事支援白鶴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孕產婦提供醫療服務,僅用了不到24小時,就把發熱診室改成了產檢室。
在診室內,醫生需穿上厚厚的防護服進行產檢,有時防護服阻斷了醫患之間的交流,醫生不得不扯著嗓子說話,一個上午下來,聲音已經沙啞。
疫情之下,防疫要求嚴格。病人進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需出示綠碼;每看完一個孕婦,醫生就要進行一次全面消殺,再輪到下一個病人。
“已經記不清打了多少電話?!睆埪墩f,轄區內有近400名產婦,這幾天團隊都在打電話摸底,了解孕產婦的情況,目的是將孕產婦分類,如果是普通產檢,就預約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如果是待產或者關鍵節點的產婦,比如是到了唐氏綜合癥篩查和NT檢測的關鍵點,則送到荔灣區婦幼保健院。
現在,轄區內孕產婦就醫,已慢慢恢復了秩序,但回想起一路小波折,唐敏還是感慨萬千。
“首先是出不來?!碧泼粽f,不少地方實行封閉封控管理,所以孕婦無法出門。后來決定,經三人小組確認后,開一張通行證讓孕產婦外出就診。
然而,產婦情況特殊,往往需要人陪護。為此,政府出了新的規定,在做好防護條件下,家屬可以開車陪產婦到指定醫院,不過需要在規定時間內返回。
這兩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醫生王曉怡在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干得正起勁,上午剛忙著會診,下午走訪社區調整服務中心產檢的流程,滿足更多產婦的需求。
“我們這次來,目的是要保障芳村產婦的安全,讓每個孩子都能平安誕生。”王曉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