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油馬路穿村而過,鮮花小景隨處可見,古風樓閣引人注目……這是東莞滘聯社區現今的畫面。滘聯社區的變化是三年來東莞推進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度和高強度的一個側影。
三年砥礪深耕,三載春華秋實。三年來,東莞完成118項重點任務,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目標如期實現,農業農村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農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第一產業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農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絕對值位居全省第一。連續兩年在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
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鄉風好,在東莞596個村(社區)的土地上,一幅幅鄉村振興的大美畫卷,正動人綻放。
東莞橫瀝鎮新四油榨村。(攝影:黃政正)
生產美產業強
產業發展帶動富民興村
六月到,蟬鳴叫,荔農忙。荔枝上市的季節,東莞厚街桂冠荔枝專業合作社社長黃志強正經歷一年最忙碌的時候。對接客戶,采摘荔枝、打包、發貨,他忙得一刻不得閑。
“我們社的荔枝不會走批發的,因為我們的荔枝品質好,又有老客戶,往往摘下枝頭就被預訂了。”近年來,得益于電商渠道的拓展,黃志強及其合作社成員的荔枝“不愁賣”。
東莞“給荔”,全國“接荔”。黃志強的“成績單”是東莞荔枝插上互聯網翅膀“走出廣東”的縮影。東莞市農業農村數據顯示,2021年東莞荔枝種植面積約13.16萬畝,若后期無重大不利天氣影響,預計總產量為1.5萬噸左右。2020年,東莞荔枝“互聯網+電商”的銷售比例超過50%,全市荔枝總產值同比增長近4倍,實現產銷兩旺,帶動荔農增收。
三年來,與荔農一樣擁有豐收喜悅的是東莞的村民們。2020年全市村組集體總資產首次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8.9%;全市8個次發達鎮生產總值全部破百億元,70個次發達村純收入實現五年翻一番,農村發展更平衡更充分。
生態美環境優
美麗鄉村展現和諧景象
在東莞,有這樣一個新晉網紅村:紅磚黑瓦、呆萌涂鴉、夢幻夜景……每逢節假日,這里游人如織、熱鬧非凡。這個村就是橫瀝鎮新四油榨村,如今的它有了自己新的“身份”和名字——678藝時代。
新四油榨村經過整治和改造,不僅讓舊村換新顏,也讓村民們成為股東,成為利益共享者。近三年來,東莞還有更多的村鎮通過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范建設和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設,展現出了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和諧景象。
以石排鎮下沙村為例,如今的下沙村是一片“紅色”的海洋:紅墻、紅基、紅地面,紅檐、紅瓦、紅木棉。作為石排最早成立黨支部的村,下沙根據自身村莊的發展現狀和文化底蘊,確立了以“紅色文化”為核心的建設主題思路。紅色建筑與蔚藍天空相得益彰,下沙正以全新的“紅色”面貌向社會展示其淳樸的民風、優良的革命傳統。
東坑鎮井美村也是其中的代表。走進井美村,一批鄉村小景觀在眼前徐徐展開,巷道干凈整潔,綠植隨處可見,傳統民居被粉刷一新,白墻紅瓦與綠色景觀相互映襯,彌漫著樸素而典雅的鄉村氣息。
一組數據顯示東莞嶄新的鄉村風貌:東莞以創建全省唯一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市為契機,經過三年整治,建成1157個街頭小景,開展6個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范建設,建設50個特色精品示范村;開展田間窩棚整治行動,田間窩棚拆除率達99.96%,昔日窩棚亂搭的田間地頭,紛紛變身網紅“打卡”地。
生活美鄉風好
基層治理塑造文明鄉村
“三生有幸,元里有你”,提到南城街道三元里社區,這句宣傳口號令人印象深刻。位于東莞中心城區的三元里是一個只有0.16平方公里的“袖珍社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近年來,三元里社區在保持現狀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改善社區人居環境。除了建設立體停車庫之外,還因地制宜建設了老年活動中心、社區公園等,常常吸引附近村民前來“打卡”。
三年前,三元里可不是村民們心中的樂園?!暗胤讲淮?,矛盾不少?!边@是南城三元里社區黨工委第一書記繆群林在2018年剛上任時對社區情況的評價,同年三元里還被定為南城街道軟弱渙散黨組織。經過三年的治理,如今,三元里社區正通過黨建引領,經濟、文化與環境提升統籌推進,努力建設成為和諧宜居的新家園。
三元里社區的變化是東莞基層治理塑造文明鄉村的典范,截至目前,全市39個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均已達到“摘帽”及以上等次,相當部分實現“后進變先進”。近年來,東莞深入推進“頭雁”工程,強化黨建引領,大力推動責任體系、管理運行體系、組織聯動體系、黨群服務體系、基礎保障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培養選拔、教育培訓、考核評價、激勵保障、監督管理等機制。
莞邑大地顏值綻放、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東莞將在“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的基礎上,乘勢而上、再接再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力爭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灣區都市、品質東莞”貢獻應有的力量。
(作者單位: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