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司法局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建立了深圳市法律職業輔助人才培養基地。(來源:光明日報)
在司法體系中,需要一大批的高端法律人才,如法官、檢察官、公安干警和公證員等,也需要大量諸如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書記員、警務輔助人員之類的法律職業輔助人才。這些輔助人才應該如何培養呢?近年來,深圳市司法局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探索了一條新途徑。
2017年,為了破解法律職業輔助人才培養的難點,深圳市司法局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建立了深圳市法律職業輔助人才培養基地。基地以司法輔助人才崗位能力的需求為導向,與校企合作單位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多年來,深職院法律事務專業培養了1500余名司法輔助人才,進入到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圳市各基層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證處、仲裁院等機構。2020年,8名實習生在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實習一周后就直接被錄用。
深圳中院書記官石亦磊是該校13屆畢業生。在談及自己的學習經歷和求職之路的時候表示,在校期間參加的多項文秘速錄大賽,提升了崗位技能,入職后能盡快適應崗位的需求。法律事務專業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人才培養,為學生提供了多種發展空間。學生在2019、2020年全國信息處理大賽中獲得全國團體一等獎3項,在廣東省文秘速錄大賽和信息處理大賽中,連續多年獲得一等獎。
深圳市卓越律商法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永峰是法律事務專業2009屆畢業生。他說在校期間,參與過許多創新實踐的活動,如法院旁聽、無領導小組式討論、辯論賽等,將自身的心理因素提升和專業能力專研結合。
深圳市司法局局長蔣溪林指出,深圳進行法治建設,需要大批人才。而法治人才體系是立體的、系統集成的,既需要法官、檢察官,也要有法律輔助人員。法官主要負責證據采信、適用法律等工作,輔助人員則負責完成證據材料接受,庭審速錄,爭議焦點歸納等工作,兩者相輔相成,但后者往往容易被忽視。深圳市司法局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在全國首創了法律職業輔助人才培養基地,彌補了法治人才隊伍建設中缺少法律輔助人員培養的短板。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經濟學院王瑩院長介紹說,通過近5年的實踐,基地摸索出了一系列政校合作背景下法律輔助人才精準培養的具體路徑。包括科學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政校合作開發核心課程、針對崗位技能撰寫教材、扎實推進學生就業和實習、推動了深圳司法體制的變革、增強了法律職業教育的文化自信等等。
深圳前海公證處主任富建明給予畢業生很高的評價,他稱贊深職院法律事務專業學生踏實肯干,適應性能力強,可塑性高,定位明確,服務意識強,得到了公證員和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政校共建的法律輔助人才培養模式,體現了法律職業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在當前法律職業普遍就業難的學科背景下,政校共建司法輔助人才培養,為新時代法律職業教育文化自信帶來了新的活力。
(作者單位: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