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瑋 實習生/謝坤靈)深圳擬實行性侵害婦女、未成年人犯罪人員信息查詢及從業禁止制度,并搭建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證保護平臺,減少或避免二次傷害。8月1日,記者從深圳市婦聯獲悉,深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日前出臺《關于建立健全深圳市婦女兒童人身權益保障工作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這也是我國該領域首個政策性文件。
強制報告主體擴大至賓館及樓棟長
《意見》提出“首創智慧維權機制、首創聯防聯控機制、首創聯合排查機制、首創聯動處置機制”四個首創,規定由市委分管領導統籌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等14個部門,共同研究解決重大疑難復雜問題。
其中,聯防聯控機制是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在前端預防階段,重視發揮出租屋、小商鋪、工業廠房的業主“三類人員”的作用,建立誠信管理檔案,實行有效警戒機制;對于性侵案件多發的責任業主,嚴格依法處罰。
在發現報告階段,將強制報告主體從法定的機構人員擴大到旅店、賓館、物業公司及其工作人員以及保安員、物管員、樓棟長、門店長等一線人員。同時,對“城中村”、學校周邊等重點區域加強防控,增設視頻監控、警力配備和保安巡視巡查。
《意見》還提出,將建立投訴舉報制度,設置投訴舉報熱線:110(公安報警電話)和12338(婦女兒童維權公益熱線),廣泛發動“快遞小哥”、深圳義警等社會力量積極投訴、反映或舉報。
建立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證保護平臺
為解決預防難問題,《意見》將實行性侵害婦女、未成年人犯罪人員信息查詢及從業禁止制度,建立性侵害婦女、未成年人犯罪人員信息庫。對有性侵害違法犯罪前科人員,重點關注、建檔立冊、密切跟進。
對新招錄的教師、行政人員、勤雜人員、安保人員等在校園內工作的教職員工進行性侵害違法犯罪信息查詢,最大限度降低婦女、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的風險。
為減少、避免性侵害未成年人二次傷害問題,將搭建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證保護平臺,在辦理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時,一次性開展詢問調查、生物樣本提取、身體檢查、心理撫慰、法律援助等工作,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隱私,并開展后續干預、評估、社會關系修復等全面綜合保護。
此外,重點關注困境婦女兒童以及高危發案隱患家庭,對問題個案登記造冊、建立臺賬,按照“一案一策、專班負責、持續跟蹤”的原則,“一對一”地提供心理疏導、庇護幫助、貧困救濟、法律援助等關愛幫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