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施,南粵大地迎來了又一股法治春風。
在廣州南沙,行政機關柔性執法、引導自糾,讓當事人心悅誠服接受教育;在汕頭潮陽,監管部門進一次門、查多項事,聯合抽查,不擾民不擾企。民法典的精神,逐漸滲入到廣東依法治省的每一項具體工作當中。
今年來,廣東以貫徹實施民法典為重要抓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點上,深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通過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不斷向更高質量的“廣東之治”邁進。
構建法治政府??
民法典作為決策基本遵循
“國安號”“粵虎號”“蔚藍號”,五顏六色的公交專列,在清遠一江兩岸出發,化身為國家安全、禁毒等知識的“流動教科書”,生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深圳街頭的“城管藍”隊伍,“律師駐隊”呈現常態化,“一文一武”出馬,執法勸誡更加規范文明。
立良法,求善治。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是一部承載著幾代中國人期盼、凝聚著幾代法律人心血的“經國之偉制、盛世之華章”。如何用好這部法典,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場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重大考驗。
對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東而言,多年的改革創新、奮勇爭先,帶來了深厚的法治內功積累,7編1260條的民法典中,就沉淀著大量的廣東實踐。
在民法典尚未實施前,廣東就深刻認識到:民法典蘊含了民事權利保障、社會秩序穩定等多重價值,不僅關系到群眾的生活日常,還關系到國家機關的職權行使、執法邊界。
民法典既是公民、法人等從事民事活動的法律依據,也是政府機關依法行政,以良法推進善治的重要抓手。這部法,人民要守,政府更要守。
廣東率先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關于貫徹實施民法典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從加強和改進制度建設、全面履行法定職責、弘揚契約精神等8個方面入手,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持續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省委依法治省辦把加強民法典貫徹實施,作為全面依法治省重要工作,列入法治廣東建設規劃、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廣東省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以及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十四五”規劃,一體部署安排。
為進一步厘清行政機關和民法典之間的關系,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省司法廳還印發《關于貫徹實施民法典提高制度建設質量的指導意見》,全面開展法規規章清理工作,梳理出民法典涉及行政機關的制度事項85項、民法典規定的國家立法事項138項、常見的與民法典不一致的制度事項107項。
根據梳理情況,廣東要求各地各部門把貫徹實施民事法律、依法行使法定職權、防止侵害民事權益作為行政決策的基本遵循。
增強守法自覺??
普法“抓關鍵”“接地氣”
給孩子起名“王者榮耀”,戶籍人員該不該通過?未成年人打賞主播,主管部門應不應認定退回?
徒法不足以自行。10萬多字的民法典,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復雜的一部法律。政府率先守法、依法行政,是實施好民法典的客觀必然要求。這同時也要求,政府本身能對民法典準確理解和適用,才能提高運用民法典維護人民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平。
為此,廣東推動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民法典全覆蓋,組織全省202余萬名國家工作人員參加民法典學法考試;全面開展全省國家機關民法典學習宣傳暨“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活動;印發省直和中直駐粵國家機關民法典普法責任清單,組織開展全省國家工作人員旁聽民事案件庭審活動,有效推動國家機關帶頭學習宣傳實施民法典。
2020年11月1日起,廣東一項重要的舉措引起關注:民法典中涉及行政領域的有關內容,被列為廣東省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網上考試內容,只有考試合格后,行政執法人員持證才能上崗。
除了抓住領導干部這一普法的“關鍵少數”,廣東還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民法典普法深入基層、直通群眾、更接地氣,增強群眾守法自覺。
在機關、企業、基層,處處活躍著廣東律師普法的身影。廣東在全國率先組建省律師行業民法典宣講團,近3000名資深律師參與到普法工作中,開展線上線下4.1萬多場次民法典宣講活動,為民眾提供免費涉民法典法律咨詢2.6萬多次,向黨政機關共提供法律意見近4600項。
在學校、公園、街頭,豐富多樣的載體推動民法典從文本走進民心。2021年1月7日,全國首家民法主題公園——深圳民法公園正式開園迎客,讓游客實現“在休閑中普法,在普法中休閑”?!懊穹ǖ涔适聲闭魑摹ⅰ拔遗c民法典有個約”演講、“照片中的民法典故事”等活動,把枯燥的條文,變成了群眾身邊的故事。
在汕頭小公園司法所所長鄭婕琦看來,隨著民法典普法工作的深入,群眾遇到事情越來越習慣從法律中找答案,民法典宣傳冊成為備受歡迎的普法讀物。
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在民法典牽引帶動下,廣東深化基層依法治理、依法辦事蔚然成風。
●南方日報記者 尚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