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有幾口人?最近是否有去過外地?是否出現過發燒等不舒服的狀態?”這樣的問題,趙京楊每次出勤走訪近50戶,都要挨家挨戶問個遍,并做好信息記錄。
在江門市的防疫一線上,有無數“巾幗”力量沖鋒在前,其中也包括了軍嫂和消防員這樣的群體。她們不是軍人,卻也能像軍人一樣要求自己,為江門的防疫工作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女參謀盧思施
清除消防隱患保障防疫
由于防疫需要,江門市中心醫院急需臨時擴建發熱門診。但由于空間的限制,臨時搭建的發熱門診可能導致“占用消防車通道”等消防安全隱患。
為了使臨時發熱門診盡快搭建并投入使用,廣東江門消防救援隊參謀盧思施馬上前往醫院,為醫院解決這一難題。她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蹲守在防疫一線,發揮自己的防火業務專業素養,爭分奪秒搭建了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臨時發熱門診。
“我們主要與醫院溝通,怎么能在不占用消防通道的前提下,用不易燃的材料搭建起發熱門診?!北R思施說。
越來越多的企業復工復產后,她每天穿梭在各企業間,檢查與指導消防工作?!笆芤咔橛绊?,不少企業將重心放在防疫上,但消防工作也不能疏忽大意?!北R思施說,“我們現在就要為復工企業排查消防隱患,做到安全生產。”
軍嫂趙京楊
軍嫂應該向軍人看齊
2月中旬開始,市政府號召機關干部下沉基層一線,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掛點幫扶新會區會城街道南興社區。凡有出勤任務,該局工作人員、軍嫂趙京楊都會主動請纓,上門到家家戶戶登記排查。
“社區的居民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但登記排查經常要上下跑樓梯,既是技術活,又是體力活?!壁w京楊每次出勤,要為50戶居民登記相關信息,經常一走就是大半天。這個滿口山東腔的“山東大妞”成為防疫一線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趙京楊不僅是一位軍嫂,還是一個一歲多孩子的媽媽,剛過哺乳期。白天回單位上班或在社區挨家挨戶上門宣講防疫,晚上回到家,她才能看看孩子,和丈夫電話聊會天。丈夫李德軍,是武警江門支隊一名士官,長期戰斗在執勤一線,夫妻聚少離多。疫情發生后,部隊嚴控人員出入,除了執行任務,官兵不能離開營區。
“我們已經一個多月沒見面了。”趙京楊說,“作為一名軍嫂就應該向軍人看齊,基層防疫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所以我也應該走上前線?!?/p>
早在1月31日,這對軍人夫妻就已向慈善基金會捐款1000元支持抗擊疫情工作。
軍嫂張倩倩
我要在后方做好保障
“見到單位群里發來通知,我就馬上報名參加了?!睆堎毁皇且幻娚?,也是江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雙擁工作科的科員。
2017年,為了支持另一半的軍旅事業,她毅然辭去廣州的工作,前往陌生的江門找工作。沒想到疫情發生后,他們又過上了夫妻同城不見面的生活。
位于江海區的金溪社區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掛點幫扶社區。這里企業多、外來務工人員多,她負責防疫路口來往行人、車輛的檢查工作,常常一站就是四個小時。
她還積極報名參加協助江海區外海街道復工企業網格化排查工作,檢查企業防疫工作,幫助企業在防疫期間更安全復工復產。
“丈夫在前線守衛祖國,我在后方為群眾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生活雖然辛苦,但能夠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張倩倩說。
【記者】張泳渝
【通訊員】王飛龍 魏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