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坐落于深圳市大鵬新區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的科技人員黃三文,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據了解,全國創新爭先獎由中國科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于2017年共同設立,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該獎項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后,中國批準設立的又一個重要的科技獎項,是僅次于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此次深圳有三人獲獎,其他兩人分別是深圳大學李清泉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張政。
黃三文研究員團隊以基因組學研究為突破口,深入開展番茄和馬鈴薯等多種作物育種研究,構建了美味番茄分子育種體系,培育出的美味番茄新品種已進入DUS測試階段。馬鈴薯“優薯計劃”,已研究解決自交不親和以及自交衰退兩大難題,培育出了首個概念性雜交品種,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的開創性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國在蔬菜基因組學和分子育種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據介紹,近年來,大鵬新區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推動新區科研載體建設和成果轉化,促進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尤其是科技創新服務方面,主動謀劃、修訂出臺新區“1+N”政策體系,積極推動“科創驅動”發展政策落地、構建“科創驅動”全過程生態鏈,高標準布局了諾貝爾獎實驗室轉化中心、深圳國家基因庫、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員等科技創新平臺和深圳國際食品谷等一批重大創新載體。
截至2019年年底,大鵬擁有市級以上各類企業科技創新平臺達23個(其中國家級4個),較新區成立之初增長了187.5%,全區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連年增長。2019年專利申請量850件、授權量480件。與2018年相比,專利申請量增長76.9%、授權量增長29.3%,2018年有效發明專利密度102.74件/萬人,排深圳市第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