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為市民青睞的綠色短途出行工具,電動車已經成為市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之一。近年,在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穩步提升和主力消費趨向年輕化等背景下,用戶對電動車的品質和舒適性等需求越發重視,國內電動車產業也進入到新的發展軌道上,而電動車企業也正從以往“重視產量”向“重視產品和用戶”過渡。
作為廣東省電動車商會的年度拳頭活動,本屆電動車質量行亮點頗多,聯合優秀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率先在行業內引入電動車競賽模式,搭建新平臺讓參加企業進一步檢驗產品的品質和性能,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行業首試
“以賽促質” 開啟首屆電動車競技大賽
本屆電動車質量行將繼續融入
紅色基因和助力脫貧攻堅的相關舉措,騎行將從廣州花都出發,途徑清遠、韶關、江西贛州后到達吉安井岡山為第一程終點;然后從贛州,途徑河源、惠州最后到達江門,全程超過1500公里,騎行里程為歷屆最長。本屆除了“老隊員”雅迪、愛瑪、臺鈴、小刀以及本鈴外,還加入了立馬、新蕾和金箭等“新隊員”,陣容可謂相當豪華。
作為“重頭戲”,本屆質量行將引入電動車競賽,并且在各個途徑站點上選址進行分站比賽,賽出各個分站的“最佳稱號”,最后推出系列總冠軍。
據了解,有別于我們所認知的分組分排量級的車類競賽,主辦方結合電動車在目前市場的產品類別、國家最新相關標準規格等因素,推出了電動摩托車(電摩組)和電動自行車(電自組)兩大類比賽,比賽形式均參考國內知名競賽方法,并且組建賽事組委會、技術委員會等部分專職負責競賽。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參賽車型全部為市場在售或已上相關公告目錄的產品,而且不允許對參賽車型的部件進行改裝升級,必須為原廠原裝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能夠更為直觀的表現出參賽企業自家車型在競賽時候的動力、續航等綜合性能,主辦方還聯合深圳尚億芯提供的BMS 系統,對車子在競賽時的行駛軌跡,電池等動態性能進行監控分析。
廣東省電動車商會執行會長藍世有向記者表示,本次電動車競賽將有不少生產企業的技術人員隨隊,通過不同環境的競賽和相關動靜態的數據分析,能夠為企業提供相當有價值的信息,提升企業自家產品的品質和性能,達到“以賽促質”的目的。
政策利好
多地明確超標車期限,未來南粵市場不容忽視
實際上,從近兩屆車企參加電動車質量行的踴躍程度可以窺探到,各個車企正加大對廣東的資源投放和戰略布局。在北方地區從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情況下,廣東市場乃至華南市場有望成為車企們未來增長的新引擎。
去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后,省內各地主管部門前所未有地加大電動車管理力度,省內各地市陸續推出地方管理新條例,明確職能部門的監管權責,在生產、流通以及使用環節形成有效的監管閉環。其中,各地對不符合國家最新標準的“超標車”實施過渡期的管理辦法,目前,茂名、湛江等省內傳統電動車消費大頭地區均已經實施超標車過渡期的措施。有業內人士表示,地區過渡期屆滿后,應該會迎來換購熱潮,這塊蛋糕肯定是各個廠商必爭。
除了地方管理新條例之外,《廣東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管理新條例也正在醞釀籌備之中,從省級層面進一步指導各地市對電動車管理措施。
“之前廣東電動車板塊由于政策影響錯失了不少發展機遇,在產銷上與其他區域有一定的差距,但隨著近兩年的政策利好,廣東板塊的前景將被業界非??春?。”藍世有向記著表示,他預計,今年廣東電動車產銷在400-500萬輛,比去年增長30%-40%。
“粵造”給力
優秀車企新基地集體落戶廣東
據悉,本屆電動車質量行和競賽車型基本上使用“廣東制造”的本土最新產品,尤其是電摩款車型。作為國內傳統的摩托車制造洼地,廣東在摩托車制造工藝和品質上有著難以撼動的江湖地位。
近年,在省委省政府夯實提高營商環境、助力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騰飛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加上廣東在交通、人才、對外開放等區位優勢明顯,不少優秀的制造業、智能化企業落戶南粵。
對于電動車行業,走在前面的車企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集體布局廣東,建立高端智能的電動車生產基地。
據悉,位于廣東清遠的雅迪制造基地將作為雅迪未來發展規劃當中的核心基地之一;總部位于天津的愛瑪于去年年初建成的廣東制造研發基地已正式投產;位于惠州博羅項目總額2億元的小刀廣東新基地已經密鑼緊鼓地籌備中;新蕾江門新基地的也于去年正式投產,加快布局華南市場;臺鈴、本玲兩個廣東知名電動車企業也加速向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的高端生產基地前進………。
在一眾優秀車企新基地落戶廣東后,廣東板塊在整車和零部件的研發、生產上已經具備成為區域性產業集群的潛力。
“廣東有很肥沃的兩輪車產業土壤,營商環境優越。我們帶來本土研發和生產的車型參加這次活動,這本身就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此外,本次活動我們技術人員能夠全程跟蹤和檢測車輛的各項指標,對我們未來在研發,生產端將提供很好的參考價值?!币晃粎①惼髽I的技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