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珠海市于4月20日率先實現18-59歲目標人群接種率超80%后,近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4個重點城市18-59歲目標人群接種率陸續達到40%。

截至5月10日24時,全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908.72萬劑次。其中,廣州已接種497.05萬人,18-59歲目標人群接種率為45%,深圳已接種602.59萬人,接種率為41%,佛山已接種290.15萬人,接種率為42%,東莞已接種329.95萬人,接種率為45%。
這些重點城市流動人員眾多、境外輸入風險高、疫情防控壓力大。實現目標人群接種率超40%,為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奠定堅實的基礎,不斷筑牢我省重點城市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堤壩,也為流動人口往來頻繁的重點城市快速構筑人群免疫屏障提供了城市經驗模板,將對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構筑人群免疫屏障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4月份以來,為應對疫苗供應不足的情況,廣東采取“區分梯次、板塊輪動”全民接種工作策略,分區保障疫苗供應,將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5個市列為重點保障地區,國家每批次疫苗供應重點保障分配給上述5市,其余地市以保障高風險人群補種和接種第二劑次的人群為主。全省以輪動的方式,優先上述5個重點地市加快接種,其余地區依次推進接種工作。這樣既保證重點服務區域疫苗供應不減量,又保持整體接種進度不下降,節省疫苗配送人力物力,提升疫苗周轉效率。
在接種能力建設上,廣東各地充分利用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并合理規劃增設接種單位或大型臨時接種點。目前,全省共指定固定接種單位2289家,接種單元6299個;臨時接種點(含大型公共場所、場館、集體單位及巡回點)856家,接種單元7156個。按照每個接種單元日接種150劑次計算,日均接種能力可達201萬劑次。

在疫苗調度上,廣東積極對接國家疫苗接種專班及生產企業,建立“24小時值守、提前告知分配計劃、來苗即配”工作制度,確保每一支疫苗第一時間配送到各地。每一批國家調撥來的新冠病毒疫苗抵達廣東省疾控中心后,都“隨到隨發,不留庫存不過夜”,從疫苗入庫至出庫,全程僅需2小時。
在疫苗接種保障上,在省防控指揮辦決策部署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緊急采購了3000萬支注射器作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注射器省級應急儲備;省醫保局組織接種單位開展為期1年的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器專項采購;省藥監局牽頭成立疫苗質量監管專職組,強化對疫苗研制、生產、儲存、運輸以及預防接種全流程安全管理;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通過擴容、異地部署等方式,保障疫苗接種系統正常運行……各部門各司其職,全力保障疫苗接種工作順利推進。
下一步,廣東將繼續按照“區分梯次、板塊輪動”原則,推進全省大規模人群接種工作,加強與國家的協調對接,落實疫苗供應保障,保障符合接種條件的人員應接盡接,盡快建立廣東省人群免疫屏障。為保障群眾能及時接種第二劑次,優先保障各地第二劑次疫苗供應。

深度
目標人群接種率均超40%,背后的秘訣是什么?
廣州、深圳、東莞、佛山,都是實際人口超千萬的超大城市,流動人員眾多、境外輸入風險高、疫情防控壓力大。在1個月時間內達成40%的目標人群疫苗接種率,背后有哪些有益經驗?
應對大考:
網格化管理實現“苗到人到”
廣東全面推進史上最大規模的疫苗接種工作,考驗著基層的組織管理能力。
4月2日,東莞市虎門會展中心大型臨時接種點開始試運行。“第一天開打,我們就吃了個‘下馬威’。”東莞市虎門鎮疾控中心副主任陳有年說,當天早上8點多,社區送來的接種群眾,一下子排起了長隊,“估算了一下,場外都有五六千人。”
雖然心里著急,但大家并不慌亂。當天天氣較熱,擔心群眾出現意外,虎門鎮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調來了100個帳篷,開辟了新的候診區,協調了公安人員維持秩序,再調來醫護人員加快接種速度,加快運轉。
不到兩個小時,就把等候的人員“消化”完了。“我們有80個接種單元,1小時就能打近3000針,只要秩序維持得好,‘積壓’的情況很快就能緩解。”陳有年說。
在這之后,虎門會展中心接種點增設了750平方米的大棚,擴大了候診區的面積,還增設了近2000方的接種講解區,可以實現人員緩沖分流?!半m然各社區都迫切送人過來,但我們慢慢掌握了社區的送人規律,做足應對措施?!标愑心暾f,如今通過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接種點對各種情況都有了預案,大家都“心中有底”了。
這樣“有驚無險”的情況時有發生。疫苗接種量大、時間緊,涉及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人員,如何保證接種秩序,盡量縮短人員等候時間、提升群眾接種體驗,對各地的組織應對能力提出了挑戰。
在廣州市花都區,鎮街、衛健、企業三方建立聯動機制,鎮街政府到企業進行摸底,提前制定每天“集體預約”接種計劃,并將人員信息錄入系統,縮短接種人員到現場的等候時間。同時,協調轄區企業排班,充分利用工余時間,安排穿梭巴士轉運人員進行疫苗接種。
佛山市發揮居(村)委的作用,推進實施網格化管理。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建立了“一村一碼一人”的模式,以村為單位建立線上報名碼,通過村委群發布、治安巡查員上門等方式推動村民完成線上預報名。村干部根據鎮指揮部分配的疫苗接種名額,短信精準通知報名的村民,基本實現“苗到人到”。
“送苗上門”:
乘坐直升機為海上作業人員接種疫苗
4月24日,一架直升機飛越港珠澳大橋,趕赴我國南海的白云氣田。這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的醫務人員專程為127名海上作業人員“送苗上門”。
飛行90分鐘后,直升機先抵達番禺30-1平臺。醫務人員小心翼翼地將疫苗從直升機上搬下來,迅速布場,設置了接種區和觀察區,工人們井然有序地排隊完成了接種。隨后,直升機再次起飛,前往亞洲最大的深海油汽平臺——荔灣3-1,以及番禺34-1平臺。
當日17時,白云氣田127名海上作業人員全部完成疫苗接種,無不良反應。期間,為保證疫苗接種的安全,“120”急救車一直在九洲機場待命。
這是珠海首次使用直升機運送疫苗進行接種?!安徽撛谑袇^還是農村,不論是企業還是學校,我們都會把接種服務送到需要的人身邊?!敝楹J行l生健康局局長徐超龍說。
“讓疫苗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中,像珠海一樣,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疫苗重點接種城市紛紛通過就近設立臨時接種點,創新推出“送苗上門”等各種便利接種模式,盡量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廣州市白云區成立了4支新冠疫苗機動接種隊,為大中專院校、企業、工業園區等提供上門接種服務;深圳龍華區將旅游大巴改造為移動接種車,駛入各大社區、寫字樓,停下就能現場接種疫苗;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為轄區企事業單位、村(社區)集體居民開展集中預約接種、專場接種、上門接種等服務,50人以上即可“下單”;東莞大型企業眾多,不少鎮街都主動送“苗”上門。
“下樓在公司附近就把疫苗打了,不用提前預約,現場就能打,太方便了。”4月13日中午,在深圳華僑城附近上班的徐先生,來到華僑城醫院接種了第一針疫苗,不禁感嘆。
五一假期,廣東疫苗接種工作“不打烊”,全省共接種了336.56萬劑新冠病毒疫苗。
宣傳發動:
“一起苗苗苗”標語深入人心
5月6日,接種過新冠疫苗的廣州市民驚喜發現,穗康碼上多了一朵閃閃發光的小木棉花。
原來,在5月5日,穗康碼全新升級。接種完第一劑新冠疫苗,穗康碼中間將顯示有一朵黃色的木棉花;接種完第二劑新冠疫苗,木棉花將由黃色轉為紅色。
專屬的木棉花“皮膚”,讓已接種疫苗的網友迫不及待曬圖,更動員了更多人積極參與新冠疫苗接種。這一創新做法,當天沖上微博熱搜。
疫苗接種需遵循知情自愿的原則。為了盡快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發動市民自愿接種疫苗,廣深佛莞等疫苗接種重點城市都“鉚”足了勁,想出了不少好點子。
“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這段時間以來,深圳首創的一則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標語讓全國人民都有點“上頭”。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在基層動員上也引領潮流。在推進大規模接種當天,深圳市衛生健康系統便發布了15則“上腦”宣傳標語,其中“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在全網點擊量超過3億次,成為全國疫苗大規模接種工作中最具標志性的宣傳語。
在東莞市高埗鎮,游泳名將陳蘇偉、“東莞好人”王建華、“孝義之星”吳基群都示范接種,并號召市民踴躍,帶動了許多當地居民。
接種點的暖心服務,也成為能發動群眾自愿接種的小妙招。東莞塘廈鎮為接種人員準備了面包、午餐、礦泉水等;佛山多個大型臨時接種點留觀區設置醫療健康服務區,提供血壓測量、健康咨詢等服務,并準備糖果、葡萄糖粉、飲用水等食品,供群眾免費領用。在廣州,許多接種點提供免費WiFi,方便市民利用等候和30分鐘留觀期間上網,部分接種人流量大的醫療機構,還增設了簡易商店、流動廁所,受到了群眾好評。
【記者】李秀婷
【通訊員】粵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