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22時起,廣州對離穗車輛和人員采取臨時管理措施。圖為廣州白云機場T2航站樓,前來乘機的旅客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金鏑 通訊員 機場宣 南宣 攝
“病毒的傳播速率正逐步得到遏制!”5月31日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傳來這一好消息。
持續了十多天的新一波本地疫情中,廣東面對的是一個更強勁的“對手”:病毒變異株潛伏期短,病毒載量高,傳播速度快。
面對這個狡猾的敵人,廣東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果斷、嚴謹細致,用精準防控思路、精細防疫策略、精心服務舉措,全力以赴做好疫情應對處置,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戰疫情,廣東在行動。只要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堅定信心、科學精準施策,把防控措施筑牢、做細,我們就一定能筑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硬仗!
精準??
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一天前,佛山禪城區把石灣鎮街道綠茵鳴苑小區由低風險調整為中風險。有人觀察發現:廣東本輪疫情的風險等級調整的劃定區域范圍,常常是一條街道、一個小區乃至一棟樓。
殊不知,風險范圍劃定縮小到居民小區,背后是廣東一以貫之的求真務實、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的防控思路。
精準防控,就要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劃定風險等級時,廣東常把區域范圍縮小到自然村組、小區、樓棟的最小單元:
廣州荔灣區龍津街錦龍匯鑫閣由低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范圍僅有一棟樓;
廣州荔灣區鶴園小區東片調整為中風險地區,范圍精準到小區局部區域;
佛山南海區桂城街道華福御水岸小區調整為中風險,范圍依然限定在居民小區……
精準防控,采取的防控方式就要更加差異化,更有針對性。
以街道或社區、村組為單位,廣東精準劃定分級分類疫情防控的重點管控區域:
5月29日,廣州實行分級分類疫情防控,荔灣區海龍街、白鶴洞街等重點管控區域均以街道或社區、村組為單位;
兩天后,在確診病例升至23例時,廣州升級防控模式,但實施封閉式管理的區域依然限定在荔灣區的白鶴洞街、中南街區域范圍。
至此,廣州形成三個不同層級的管控圈——核心圈、警戒圈、外圍圈,實施差別化的防控方式。通過這三道“防火墻”,最大程度遏制病毒傳播的速度,將風險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在精準確定管控等級和風險級別的同時,廣東卻在不計成本地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不斷擴大核酸排查范圍。
廣州荔灣區對全區戶籍人口、暫住人口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廣州進一步擴大全員核酸檢測范圍,區域覆蓋到越秀區、海珠區全域,以及天河區、白云區、番禺區的重點區域;佛山禪城區、深圳鹽田區、佛山南海區、惠州大亞灣區也都開展了大規模核酸檢測……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大規模核酸檢測,能精準地從人群中“揪”出潛在的早期感染者,實現早發現、早隔離,在最短時間內精準切斷疫情傳播渠道。
精準有力措施下,病毒傳播速度正得到有效遏制?!敖刂?月31日14時,廣州大排查共檢測樣本304.93萬份,發現陽性11例,排查出的感染者局限在少數重點區域內?!睆V州市副市長黎明說。
小范圍控制風險、大規模核酸檢測相得益彰,充分展現廣東面對病毒作戰的底氣和從容,展示廣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精細??
協同創新提升防控效能
疫情溯源、核酸檢測、疫苗接種、封閉管理……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硬仗,每個步驟環節都考驗著精細治理能力。
精細治理,是疫情防控“基石”。
廣州海珠區海幢街采取統一派發預約卡模式,實行分段預約、分批檢測;白云區均禾街創新推出疫苗接種預約“火龍票”,居民憑票錯峰接種,有效減少人員聚集……從“預約卡”到“火龍票”,從核酸檢測到疫苗接種,基層的精細治理能力在持續迭代升級。
精細服務,是疫情防控“絕技”。
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要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協作,著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移動超市開進社區,生活物資供應到家門,讓群眾少跑路、生活更便捷。“小程序一下單,移動超市工作人員就開始揀貨,志愿者很快送到家中?!睆V州商控集團負責人說,5臺移動零售車、2個服務點供應矩陣,每天提供50款3000件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資。
廣州5家市屬單位和國企,與荔灣區5個重點防控街道結成“對子”,貼心保障市民的生活物資需求。
精細創新,是疫情防控“利器”。
一夜間,不少市民發現手機里“綠碼”變“黃碼”“紅碼”。這背后是廣東利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發現防疫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實現快速反應、有效追蹤。
“同病毒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派出一支核酸檢測支援隊和“移動方艙實驗室”支援佛山,通過“就地采樣、就地檢測”方式,日檢測量達到3000至5000人份,時間比原來節約1至2個小時,幫助佛山在跟病毒賽跑中爭分斗秒,跑得更快一些、更前一些。
一套精細“組合拳”,正在織密疫情防控網、筑牢防疫堤壩。
精心??
“廣式服務”凝聚強大合力
在廣州最大的戶外臨時接種點——天河體育中心,市民只需出示預約信息,即可按序排隊等候,60歲以上老人在“綠色通道”憑身份證,便可優先接種疫苗。
面對突如其來的本地疫情,廣東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精心暖心的“廣式服務”,服務老人、小孩等重點人群,筑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
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硬仗,關鍵在精心做好每個細節。
在廣州海珠區的中海名都小區,有一條特別檢測通道,優先老人、小孩檢測;在廣州越秀區小學,學生無須到街道上排隊,在教室、操場即可檢測核酸;在佛山禪城區東升村,檢測隊員主動上門為老人、小孩采集樣本……
“當我們看到很多坐著輪椅的老人、坐著嬰兒車的小孩排隊檢測核酸時,我們下定決心,要上門服務行動不便的重點人群!”當時正在東升村支援核酸檢測采樣的廣州醫護人員袒露心聲。
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硬仗,關鍵在精心防患未然。
6月火熱升學季,78.3萬考生迎來高考。5月22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出通知,對所有高考考生實行考前連續14天健康監測,并建議有條件的考生從考前14天起統一在校內住宿。
隨著疫情傳播鏈不斷延長,根據不同地區疫情防控形勢,廣東各地進一步迅速行動、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狠抓落實,確保實現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暖心高考:
所有考生和考務人員至少進行1次核酸檢測,考務人員做到疫苗接種全覆蓋,每個考點配備防疫副主考;
廣州和佛山高一、高二年級學生不返校,開展線上教學,高三考生進行兩次核酸檢測,住宿考生封閉管理;
深圳和茂名電白區高三住宿考生封閉管理,進行核酸檢測;
其他地區高考期間住宿考生原則上封閉管理,走讀考生盡量做到學校和居住地“兩點一線”……只有采取果斷有力的系列措施,才能把病毒拒于考場之外。
“今年高考如期進行!”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水發說,今年將以不低于去年的防疫標準,全力以赴做好高考疫情防控。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
在各地核酸檢測點,熱心人士送來一份份充滿愛心的物資,也留下一張張鼓舞人心的小紙條深情告白:“你們辛苦了!”“爭分奪秒跑贏病毒!”“我們一定能贏!”
●南方日報記者 吳少敏 李秀婷 龔春輝 昌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