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秋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年秋季學期開學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萬無一失”,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其中從外省其他低風險地區直接來(返)粵返校的人員,抵粵后48小時以內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各地各學校要在屬地新冠肺炎防控指揮機構領導下,時刻緊繃校園疫情防控之弦,織密織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防控工作網絡,做到“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對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責任的,要堅決糾正指導,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精準做好人員排查和分類健康管理
根據省疾控中心近期的風險評估,今年下半年在急性傳染病方面應重點關注新冠肺炎、登革熱、諾如病毒等,以及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和水痘疫情。
《通知》要求,各地各學校要堅持人、物和環境同防,堅持新冠肺炎與學校常見急性傳染病多病共防,堅決遏制傳染性疾病在學校流行、暴發。
其中,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策”,重點人員“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返校原則,把開學工作與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疫情防控等統籌考慮。重點完善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和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報備制度,逐一建立臺賬,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確保師生安全返校。全覆蓋、無遺漏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教職員工、學生分布情況。
開學前,要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教職員工、學生在校內各院系、各年級、各班級分布情況;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每個教職員工、學生返校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精準安排疫情防控重點師生員工有序返校。
新生和新入職的教職員工應在錄?。ㄓ茫┖?,納入學校疫情防控網絡,及時進行健康監測與管理。積極建議引導師生員工和家長開學前14天返回家庭所在地,非必要不出省,減少外出與聚集,開展自我健康監測與管理。
做好重點群體健康管理和服務
重點人群怎么做好健康管理和服務?
其中,疫情防控的重點人員應暫緩返校,待所在地區降至低風險等級后或按防控要求健康管理后方可返校。疫情防控的重點人員包括開學時仍處于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中風險地區、封閉封控管理地區,仍在境外的人員;14天內來自高風險地區未解除隔離醫學觀察(含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正在接受隔離醫學觀察(含居家健康監測)的疫情相關人員,及治愈出院確診病人、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
健康申報患傳染性疾病急性期(如流感急性期、肺結核病活動期等)的師生員工應暫緩返校,待治愈后憑復學證明返校。
對高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除所在縣區以外的非封閉封控地區)來(返)粵人員,應在學校(家庭)所在社區統一安排下,開展核酸“三天兩檢”(兩次核酸采樣間隔24小時)和14天居家(校)健康監測。
對中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非封閉封控地區)來(返)粵返校的人員,應開展“四個一”(即: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開展一次健康咨詢、掃一次健康碼、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和14天自我健康監測。
從外省其他低風險地區直接來(返)粵返校的人員,抵粵后48小時以內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未出前盡量減少流動和聚集。學校應會同社區做好此類師生返校后的核酸檢測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務保障。
入境人員(澳門除外),嚴格實行“14+7”健康管理措施無異常后方可返校。14天集中隔離,第1、4、7、14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7天居家健康(隔離)監測,第15、21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通知》提醒,各級各類學校應按要求配備衛生專業人員及校醫室(院)。中小學校應按要求完善設置臨時隔離留觀室(區),高校、技工院校和中職學校應按要求完善設置足夠且相對獨立的健康觀察區域(宿舍),并做好生活、醫療服務等所需的設施設備及專業人員配備。
開學前兩周內要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隱患排查,重點對各項工作流程、設施設備(如測溫儀靈敏度)、飲用水安全、食品安全等進行深入細致的隱患排查,開學前整改到位。開學前應請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校內各類型生活飲用水水質進行檢測。有條件的學校在開學前對學校食品從業人員開展諾如病毒的健康篩查,盡早發現和排除上述人員帶病上崗的隱患。
開學后主動排查疫情重點人員
《通知》明確,各地各學校要積極動員、組織適齡師生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對尚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師生,返校后應及時組織按程序補種疫苗,確保符合條件的師生員工應接盡接,盡快構建校園免疫屏障。
同時,要主動排查疫情重點人員。密切關注疫情情況,隨時研判全國及當地疫情形勢。精準掌握返校師生返校前14天行程軌跡,主動排查返校后14天內有原居住地升高風險等級管理的師生。及時聯系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和社區“三人小組”,按最新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分類健康管理。
1. 對高風險地區來(返)粵人員開展14天集中隔離(自離開高風險地區起算)。
2. 對中風險地區來(返)粵人員開展14天居家隔離(自離開中風險地區起算)。
3. 對高風險所在縣區來(返)粵人員開展“7+7健康管理”(即7天居家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并在第1、3、7、14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4. 對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開展核酸“三天兩檢”(兩次核酸采樣間隔24小時)和14天居家健康監測。
5. 對中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開展“四個一”(即: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開展一次健康咨詢、掃一次健康碼、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和14天自我健康監測。
6. 所有從外省低風險地區直接來(返)粵的人員,抵粵后48小時以內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未出前盡量減少流動和聚集。
7. 入境人員(澳門除外),實行“14+7”健康管理措施,14天集中隔離,第1、4、7、14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7天居家健康監測,第15、21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提醒,學生返校前,各級各類學校應會同屬地相關部門開展演練。對可能產生人群密集的各項活動,至少演練1次,優化學生活動安排,減少聚集;完善發熱病人處置、全員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群體性心因性反應、發現新冠肺炎陽性病例或密接次密接人員等不同場景應急預案,制定應急演練腳本,開展桌面推演或全員、全過程、全要素實境演練。
南方日報記者 吳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