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廣州市委依法治市辦按工作計劃組織開展了2019及2020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分別對109和102個單位、部門進行了年度法治“大考”,共為考評對象開出了有針對性的法治“診療單”211份,提出上千條推動法治建設領域發展的意見建議,并持續跟蹤推進。
攝影:江智毅
目前,2021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已征求第一輪意見。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對象數量多、類型區別大,考評內容涉及面廣、專業性強,考評過程時限短、標準高。受疫情影響,開展法治建設考評又面臨著眾多考評對象協調難度加大、考評主體支援疫情防控骨干力量不足、無法進行跨區域實地督察導致考評形式單一等新挑戰。市委依法治市辦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把挑戰化為機遇,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順利開展的呢?
超前謀劃,力爭主動
注重超前謀劃,提前布局,充分準備,結束上一年度的考評工作后,立馬投入到新一年度的考評籌備中。以“等不及、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搶抓時間,為在考評過程中應對突發情況爭取到主動權。2019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恰逢春節前后,受疫情影響,對于各區、市屬國有企業提交材料滯后的情況,在不影響整體進度的情況下,市委依法治市辦作出了延期提交材料的決定,切實服務基層,保證考評準確公平。由于超前謀劃爭取到充裕的時間,整項考評的整體推進沒有受到該環節延期的影響,順利按期完成。
今年4月,市委依法治市辦在把2020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中的102份考評結果點對點反饋給考評對象后,馬不停蹄地啟動2021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工作。緊鑼密鼓地與主要打分單位業務骨干、高校教授、民間智庫專家進行調研,形成相對完善的考評辦法及考核標準征求意見稿。隨后,第一時間將征求意見稿發到各區依法治區辦和市各有關單位,給各單位、基層留更多的抓落實時間。充分發揮各單位主觀能動性,倒逼各單位壓實法治建設主體責任。
攝影:江智毅
考評工作實行“掛圖作戰”,制訂時間表,標注程序關鍵節點,逐項明確責任人,保障措施和完成時限,確保每一項工作“到事”“到人”“到點”。在考評工作小組中共享工作周報,每位成員定期匯報工作進程,互相熟悉、銜接各責任鏈條,把握好整體工作進程。明確AB角工作補位制度,在抽調志愿者積極支援社區疫情防控的同時,整合力量保證法治考評工作如期推進。
△“掛圖作戰”部分表單
危中尋機,勇開新局
將依法防疫要求納入法治建設考核指標,發揮法治考評“指揮棒”作用。2020、2021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核標準中均加入了“開展疫情防控全民公益普法宣傳”等涉及疫情防控的考核指標,成為推動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抓手,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
取消下基層核查環節,考評全程實現電子化。組建法治考評工作群,及時發布考評通知、信息,確保一百多個考評對象上千份材料準時、準確報送。
推動建設信息化法治廣州建設考評平臺,注重收集考評過程中遇到的工作難點、痛點問題,大量翻閱參考各地的考評系統建設經驗,聚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需求,與業務部門、潛在用戶、技術人員多次深入調研,三易其稿,形成“法治廣州建設考評平臺建設方案”。目前正全力推進該信息化平臺建設落地,以期更好地探索“互聯網+督察”新模式。
攝影:江智毅
考在平時,常態長效
堅持日常監管與年終考評相結合,不斷提高日常監管的權重,強化考評工作的日常動態管理。把考評工作和法治督察工作結合起來,把日常監管、法治督察情況納入年度考評,促進定量考評與定性考評相結合,豐富考評內容、創新考評方式,有效破解疫情防控期間無法進行實地核查的問題。
強化結果運用,根據考評結果,梳理出問題清單,逐一破解,開出“法治診療單”,點對點反饋給考評對象,有針對性督促整改。起草制定《廣州市法治建設激勵辦法》,瞄準考評的激勵鞭策作用,樹立鮮明的結果導向。
形成考評工作的長效機制,將在開展考評過程中探索創造的各種流程梳理成表單模板,沉淀為工作小組的共同知識庫,如“掛圖作戰”分工責任圖、考評材料初審反饋表、考評對象評分表等等。加強凝聚合作,適應疫情期間偶發居家辦公的情形,大大提高團隊工作效率。
來源:廣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