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10時40分,廣州黃埔區“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綜合指揮平臺收到了一起來自聯和街科翔社區錦林山莊的呼叫。居民張小姐反映,小區物管在疫情期間,對進出小區的行人沒有嚴格檢測體溫。
“我們要求居委會督促物業加強管理,對進入小區的居民做到體溫必查。”聯和街的工作人員說。不僅如此,網格員對該小區進行查看后,還提出封閉小區管理較弱的后門,只留下前門作為唯一進出口。
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策略,依法科學有序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廣州正在奮力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關鍵在末梢,成敗看基層,基層的重點在社區、在農村、在網格。作為一座常住人口超千萬的超大城市,廣州充分發動基層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物管人員和社區志愿者等力量,將工作下沉,健全防控體系,做到入網入村入格入家庭。
在聯防聯控的社區中、在全面防護的鄉村里、在溫暖友愛的網格上,黨員群眾攜手成為“最美逆行者”。緊密依靠人民群眾,廣州凝聚起防控疫情的強大力量。
“三人同行”??筑起社區防控“墻”
疫情防控是一場全民行動,而基層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1月29日,越秀區北京街都府社區黨委書記鄭江虹一上班就接到疾控中心反饋的信息,她馬上通知北京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吳慧敏、社區民警陳偉靈,三人組隊出發。
藍色隔離衣、N95口罩、護目鏡……吳慧敏走在最前面,手戴著白色橡膠手套,握著電子測溫儀。鄭江虹和陳偉靈戴著口罩,走在后面。
“36.8℃,體溫正常?!眳腔勖羰紫葹槭畼堑囊患覐奈錆h返回的居民測量了體溫?!斑@段時間先待在家里觀察,不要出去,不舒服馬上聯系我們?!彼钢吨伦罱鼉芍軆鹊竭^武漢的朋友的一封信》末尾健康服務卡,上面留有家庭醫生電話。
在基層社區,無數個黨員俯下身來,扎扎實實工作,用堅守筑起了社區防控“墻”。
“大爺,您好,您家中有湖北來穗人員嗎?需要做個登記。這是防護知識,請收好,這段時間就別出門了?!边B日來,天河區石牌街,穗園居委會主任賀鐵藝與社區網格員們一起來到小區A棟,自頂樓28樓起,一戶戶開展入戶摸查。根據區里下發的排查名單,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所,由警員、醫務人員、社區網格員組成一個個小分隊,迅速開展重點疫區來穗人員排查核實。通過主動上門走訪慰問,對名單上的人員進行甄別分類,建立“一人一冊”,各社區實行一日兩報告制度,每日跟進后續情況,及時掌握疫情變化情況。
“你要的菜放門口了,記得開門拿。”隨著一陣“咚咚咚”的敲門聲,“快遞小哥”將兩袋子菜放在了一戶在家隔離的居民家門口,而這個特殊的“快遞小哥”正是番禺區洛浦街錦繡半島社區黨支部書記盧銳輝。
錦繡半島小區是番禺區的一個大型社區,居住人口達1.6萬?!昂芏嘈枰蛹腋綦x的業主都會有顧慮,如何滿足生活所需?”盧銳輝了解情況后和社區黨員變身“快遞小哥”,為有需要的隔離居民送來了蔬菜、水等各種物品。隨后又發動社區黨員志愿者、小區物業、社區超市等,和隔離在家的業主們一起組建了一個臨時溝通微信群。
關愛在各個小區接力。“你要買什么菜,我幫你買?!痹诜畢^東環街某小區的一棟居民樓,溫馨的一幕感動了很多人。經歷了短暫的恐慌后,居民們主動給隔離在家的鄰居陽先生買菜,給這個家庭鼓勁加油。
全民防控,不漏掉社區一個人。目前,廣州11個區已經組建起以街道干部、社區醫生、民警為主的“三人小分隊”開展入戶走訪,對疫情發生地來穗人員進行健康排查,為居民送服務送關愛。
全村動員??織起全域防護網
近段時間,白云區太和鎮的越曉璇每天都早早起床,迎接忙碌的一天。8時30分,太和鎮衛生院前,就集中了包括越曉璇在內的數十名醫護人員,他們整裝待發,馬上被分配到轄區內各個村,與村干部一起,為返穗人員提供醫療服務。
太和鎮屬于城鄉接合部,各村物流業發達但流動人口密集。越曉璇負責的大源村片區,有著“廣州最大的城中村”之稱,春節前有約20萬人在這里工作生活,防疫工作壓力較大。
對重點疫區返穗人員進行逐一排查,逐一監督已回流的疫區人員居家隔離,逐一通知轄區的工廠、企業、小作坊經營者推遲上班時間,逐一通知來穗人員推遲回村時間……每項工作都要落到實處。
“把防疫工作下沉到每家每戶,每個企業甚至每個小作坊。逐一排查,逐一監督,逐一通知?!贝笤创逑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逐一”成了大源村防疫工作中出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
村民防護意識不強,醫療條件相對落后,農村也是眼下防疫戰的重要一環。從除夕到正月初五,花都區秀全街道辦事處主任畢永鋒連續六天沒有休息。這個春節,他和同事們放棄休假,帶領街道村(居)出管員隊伍,會同村(居)干部職工一起進村社,對轄區內租住的重點疫區來穗人員進行大排查。
“街道黨員全部上陣,確保不放過一個死角?!碑呌冷h說,秀全街成立由村社干部、網格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的小組,全員投入,對網格內的住戶、企業等進行全覆蓋排查,用行動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保持室內通風,勤洗手、講衛生、做好防范……”增城區下圍村的鄉音大喇叭響起。下圍村黨總支書記郭慶東說,利用村里的廣播喇叭全天候播報防疫宣傳知識,讓村聯防隊員當起防疫知識宣傳員,倡導村民盡量減少外出和走親訪友。同時,組織人力村口輪流上崗“守大門”,對進出的村民進行體溫測試,對外來人員和車輛進行勸阻,筑牢農村疫情防控線。
以大喇叭為代表,農村用好直通基層優勢,把疫情資訊、防控科普等內容不間斷地送到村里村外、田間地頭,打通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后一公里,讓各方力量參與農村防疫阻擊戰。
防控疫情工作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從化,農村社會組織培育基地的志愿者走遍五鎮三街,到村里幫忙排查返鄉、來訪人員信息,勸導外來車輛,對群眾進行體征監測和宣傳引導?!耙咔槊媲按蠹业男谋纫郧案?,很多平日里來往不多的村民都關切地提醒我們注意防護!只要大家齊心合力,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毙聲r代文明實踐志愿者葉桂枝說。
網格建支部??網格員成了“家里人”
說起網格員這個崗位,南沙的居民都會豎起大拇指。泰安社區的網格員吳洪棟正在走訪來穗人員,在街頭巷尾,當地居民和他熱情地打著招呼。
吳洪棟負責200多戶戶籍家庭、300多戶流動家庭的網格管理,“戶籍人口我基本上都認識,流動人口我也差不多認識八成,現在我們每天巡查,他們都非常支持、配合。”
去年,南沙將全區作為一個大網格,9個鎮(街)作為中網格,158個村(社區)作為小網格,再精準細分到基礎網格,涵蓋計生、教育、民生服務等各方面的事項得以入格,網格員通過日常走訪發現問題,就地解決問題。
“正是網格化管理,讓這次社區防疫工作有了基層末梢的抓手。”南沙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南沙通過“黨建+網格”管理,采用線上線下方式,為來穗過年的湖北籍人士提供心理疏導和貼心服務。像吳洪棟這樣的網格員,珠江街一共有47個。這個春節,47名網格員從大年初三起全員上崗。他們入戶走訪,號召有關人員主動報備,做好自我隔離。
全力保障著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個個小網格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越秀都府社區是一個老舊社區,常住人口1860戶5200人。其中黨員122人,老年人1300人。
與時間賽跑,基層社區工作人員逐戶進行排查。社區劃分為6個網格,并同步建立了網格支部,網格支部成員配合社區網格員上門走訪網格居民,及時了解居民需求,反映居民訴求?!叭诵小钡臉伺?,每天從早上8時30分到下午5時30分,平均要走訪30多個家庭。
黨建引領實現了黨建網和社會治理網“雙融合”,讓網格全覆蓋服務有了更深的群眾基礎。
紅姐是珠江街的黨員,也是一名義務網格員。1月30日,正居家隔離的周先生在“同舟共濟鄂穗一家親”微信群發了一條信息說生日想吃口蛋糕。本是隨口一說,但將近70歲的紅姐卻異常較真,跑了珠江街6家糕點店,為周先生訂到了蛋糕。
南沙珠江街在兩三個網格之間就設立一個網格黨員之家,根據地域特點配備相應的應急物資,以拉家常的方式將基層黨務工作家庭化。這個春節,隨著珠江街“疫情防控關愛隔離人員工作”臨時黨支部的成立,在珠江街轄內接受居家隔離的45名湖北籍居民切實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和貼心服務。
小網格盤活社區內各方面資源,賦能“神經末梢”,使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更有效能。
你一言、我一語,這個格外熱鬧的微信群,讓珠江街“疫情防控關愛隔離人員工作”臨時黨支部副書記龍詩亮臉上露出了笑容。“有了組織,就有了家,我們團結一致,一定可以打贏這場阻擊戰!”老家在湖北天門的他信心十足。
●南方日報記者 柳時強 馮艷丹 譚超 李鵬程 郭蘇瑩 劉懷宇 黃舒旻 朱偉良
統籌:朱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