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為期兩天的第23屆中國集成電路制造年會暨2020年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開幕。
國內半導體知名企業悉數亮相,包括中芯國際、廣州粵芯、長江存儲、上海華虹宏力等。多位企業家、專家學者以及科研機構代表近千人參會。對于行業“卡脖子”問題,與會嘉賓認為,國產芯片替代加速,電子產業市場巨大的粵港澳大灣區空間更大。
信心
特殊時期的一場產業盛會
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以及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駛向何方?這是本屆年會討論的重點。
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表示,每當新的技術節點得到突破,將會對整個產業產生影響?!翱偨Y不同領域半導體產品的發展規律,我們會發現只要在細分產品上提前布局,保證在部分功能上實現趕超,就能獲取凈利潤,取得成功。”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分會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于燮康認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正在進入快速成長期:集成電路設計業的產品檔次不斷提升,晶圓制造業的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芯片生產面臨“停擺”危機。中國有力抗擊疫情,將影響降到了最低。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3539億元,同比增長16.1%。
“長江存儲的總部位于武漢,在疫情‘封城’期間仍保持供應鏈的穩定?!遍L江存儲科技CEO楊士寧在現場感謝了全國40多家合作伙伴,對未來充滿信心。疫情期間,研發不停步的企業還有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據該公司執行副總裁周衛平透露,公司實現了快速量產銷售,各工藝平臺加速交付。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較大,中國最早實現復工復產,這讓我們從危機中看到了機會。”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及CEO陳衛的演講屏幕上顯示出兩條快速的上升曲線:從2009年到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值和市場規模預計將分別增長10倍和5倍,但產值與市場規模之比仍僅為1/5。在他看來,差額正是國產半導體產業的機遇所在。
挑戰
核心技術需盡快實現追趕
當前行業面臨哪些挑戰?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魏少軍認為,目前我國對外依賴度較高的高端芯片的提供商主要是IDM企業,這些企業將面臨挑戰,亟需突破。“但另一方面,我國在集成電路的設計領域自主性較強。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的銷售統計中,超過99%由中國本地企業生產?!?/p>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表示,芯片制造是制造工藝的“極限組合”?!半S著芯片生產工藝不斷逼近乃至達到物理極限,在摩爾定律面臨失效的半導體產業“后摩爾時代”的市場將呈現碎片化,全產業鏈應該協同推進?!?/p>
在集成電路產業中,有三大戰略基礎支柱,分別為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設備和材料。多位與會專家認為,要重視對基礎研究的投入。
中微半導體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尹志堯指出,在外界最為關注的芯片制造中,半導體設備以及關鍵材料又是其中最“卡脖子”的環節。
“目前我們的產業發展非常熱,但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從投資來看,90%以上的資金都投入芯片生產之中,但是其中70%—80%的錢都花在了購買國外的設備和材料;國內在設備、材料上的實際投資占比不到5%,這是我國芯片產業中的一大軟肋?!币緢蛘J為,必須在設備和材料上加大投資。
“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中國芯片技術要盡早實現追趕?!敝袊雽w行業協會信息交流部主任任振川說。
機遇
國產芯片替代加速
今年2月,廣東發布了《廣東省加快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不久前,國務院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于燮康表示,國家和多地支持政策的接連出臺,產業需求旺盛帶來的市場機會,科創板為重大科技創新進行資本賦能,都是這一行業發展的重大“利好”。他建議,應該進一步研究建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體系建設與產業優化布局的指標體系,充分利用我國作為全球最大內生應用市場的優勢將應用驅動作為發展方向,加大企業的科研支持和研發投入力度,培育世界級集成電路企業。
半導體產業全球供應鏈的風險加大,在客觀上產生了“進口替代”效應,給了國產芯片更多發展空間,這對電子產業市場巨大的粵港澳大灣區來說尤為凸顯。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集成電路條件已經逐步成熟?!标愋l表示,2020年國內模擬芯片的產能缺口是每個月57萬片。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年內,國產模擬芯片距離滿足市場需求仍有巨大缺口,模擬芯片進行國產替代的空間將更加廣闊,這讓粵芯看到巨大的機會。
在粵芯副總裁李海明看來,粵芯的最大價值之一,就是把產業上中下游串聯起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一日產業圈”。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芯片國產化比例提高,這對靠近終端市場的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大的機會?!毙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相對發達,加上高校資源豐富,在發展半導體產業有較好基礎。特別是隨著粵芯、英諾賽科等項目的啟動,既可補國內的產業短板,又能切合市場需求。
■聲音
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陳衛:
做半導體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
“做半導體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及CEO陳衛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半導體產業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質條件。
陳衛表示,從地理位置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基礎好,半導體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優勢明顯。人才方面,廣州的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均設立了微電子學院,加上實力強勁的澳門大學微電子學院,奠定了科研和人才培養基礎。
“最近我發現一個現象,很多知名研究所也跑到廣東落地,加速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标愋l表示,粵芯在設備零部件研發制造上與研究所建立了很多合作項目。
在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下,粵芯在2018年3月5日項目打樁,2019年9月20日開始投產。
“18個月進度是非??斓?,現在還在產量爬坡的階段,大概接近兩萬片,二期也已經啟動,希望明年年底量產?!标愋l表示,粵芯將以廣州黃埔產業為集聚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的完整產業的生態圈,致力打造中國集成電路創新的第三極。
光刻機企業ASML全球副總裁沈波:
未來將持續投入中國市場
“ASML在中國已有700多臺光刻機的裝機,幾乎所有主要芯片生產廠商都有我們的服務。我們在中國大陸12個城市有辦事處或分支機構,2020年中國區有超過1100人的團隊,為行業新增和培育了大量光刻技術人才?!卑⑺果湥ˋSML)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沈波說。9月17日,第23屆中國集成電路制造年會暨2020年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論壇在穗舉行,荷蘭光刻機企業ASML參會。
光刻機設備是所有半導體設備中復雜度最高、精度最高、單臺價格最高的設備,也是現代工業的集大成者??梢哉f,年產值幾百億美元的半導體設備支撐了年產值幾千億美元的半導體制造產業,而ASML幾乎主導了整個高端光刻機設備市場。
沈波介紹,ASML在中國大陸成立第一個辦公室迄今已有20年,從第一臺光刻機開始,就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親歷者、見證者和推動者。未來,ASML還將持續投入、擴大布局、培養人才,攜手行業伙伴,和中國半導體產業共同發展。
數據顯示,2019年ASML總營業收入為118.20億歐元,同比增長8%;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25.92億歐元。公司毛利常年維持在40%以上,凈利率在20%以上。光刻機以百億規模撬動了千億芯片制造產業鏈。
“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合作伙伴,ASML加快在中國市場的布局,用領先的光刻技術,幫助芯片制造商提升性能、降低成本?!盇SML方面表示,中國將成為全球成熟制程芯片最大市場,在成熟制程芯片的智造領域,ASML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共同推進行業創新和增長。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彭琳 王彪 郜小平?肖雄 見習記者 許舒智